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47篇
工人农民   50篇
世界政治   1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405篇
中国共产党   2023篇
中国政治   2535篇
政治理论   621篇
综合类   908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537篇
  2022年   461篇
  2021年   581篇
  2020年   614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高广志  呼涛 《半月谈》2005,(9):50-52
黑龙江青冈县一农妇因家庭矛盾喝农药自杀.在被家人发现后30分钟内驱车接连送往两家被农民们称为“公家医院”的乡镇医院.但却未得到任何求治.最终不幸身亡“青冈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当前农村医疗善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42.
什么是农村公共服务?鼓励农民合作有何意义?作者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指出,乡村社会资本能够使农民通过自主组织解决公共服务问题,它可以动员民间力量解决某些现实难题,并发挥在农村公共秩序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3.
化解乡村债务是当前农村工作当务之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理论前沿》2003,(3):44-45
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原因,当前我国一些乡镇、村级组织在发展中形成的债务问题,因其债务数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成为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各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化解。一、乡村债务形成的原因乡村债务形成时间并不很长。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分税制、乡镇财政包干以来,乡镇可用资金逐渐减少,加之盲目投资兴办项目、开展各类评比达标、透支性地进行城镇建设以及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使得乡村债务逐渐产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越积越多,成为农村开展各项工作“的绊脚石”和“拦路虎…  相似文献   
44.
构建和谐乡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作为内嵌式结构和根基历史的家族是影响和谐乡村建设的内在因素。家族的当下功能是要为构建和谐乡村服务。实现这一功能的现代性转换,必须实施家族社会参与的表达策略:在法制框架内以和谐为行动取向,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进乡村自治等。  相似文献   
45.
项继权 《南风窗》2007,(18):48-49
农民不仅是旧时代的弱者,新时代也依然是弱者。在乡村的发展中,他们每一天的生活似乎都是在与传统和熟识的生活告别,在这一过程中,农民承受着很大的痛苦。让农民自己选择,提供可以让这种独立选择实现的条件,即使不能让痛苦消亡,也可以减轻痛苦的伤害。  相似文献   
46.
民国山西警政建设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特点和重点,并在管理体制、警察教育、乡村警政建设、警察的职能等方面有一定特色,这些都对现代警政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7.
迟小华  余诗平 《世纪桥》2007,(7):41-41,112
二十世纪中后期,行政与公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科学关注的主导性论题,公民参与慢慢从传统政治参与向公民直接参与行政转变。近三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公民参与运动不断走强,我国城乡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公民直接参与行政的实践活动。在乡村,目前公民直接参与行政主要有三种形式:乡镇长选举方式的改革、村民自治和非制度参与,每种形式都有其优缺点,政府应加以适当引导。  相似文献   
48.
《江西政报》2006,(22):19-21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各地按照国务院关于“制止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开展化解乡村债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乡村债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化解工作进展缓慢,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一些地方债务底数不清,责任不明确;一些地方新债不断发生,屡禁不止;一些地方化解债务主动性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有效解决乡村债务的办法;一些地方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矛盾尖锐,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沉重的乡村债务影响了基层政权组织的正常运转,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并成为诱发农民负担反弹的严重隐患。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49.
张志 《小康》2006,(5):62-64
当一批知识分子以河北翟城为试点,热情高涨地开展“乡村建设”,却被讥讽为“秀才下乡,中看不中用”时,我们不得不冷静地思考:是农民目光短浅,还是我们根本就不懂农村?  相似文献   
50.
霍建军  李春英 《奋斗》2006,(6):37-38
乡村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当前我省农村乡村文明建设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程度,还存在哪些问题?调查表明:我省乡村文明建设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仍有一些较大的制约因素,必须采取措施尽快加以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