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8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5篇
法律   63篇
中国共产党   64篇
中国政治   114篇
政治理论   43篇
综合类   6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西部大开发实施5年来,“西部发展快,东部发展更快”,差距继续在扩大。除了政策倾斜之外,“拥有能整合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的高素质领导者”显得至关重要,他们将是西部一种新的“战略资源”。“对领导班子进行西部大开发”,是不是这一战略的新路径?“东风西渐”,东部政坛精英的西部之履,为西部政经提供了自上而下亲近东部模式的可能。但是,自然和历史禀赋之异与观念体制之差,横亘于他们面前的是巨大挑战。在他们融入当地与促动当地改变的磨砺纠缠之中,这些地方政经生态的变化以及更深层面的体制变异  相似文献   
692.
693.
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看布什政府对台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 ,布什政府亚太安全战略误判了亚太地区和两岸关系的形势 ,并犯了把台湾问题美国化的历史错误。要解开美国对台政策的死结 ,华盛顿应该修正其亚太地区秩序观 ,摒弃传统的霸权和均势思维 ,放弃那种把中国看作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对手的宿命论观点。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太平洋大国应当就各自在亚太地区的意图和各自的地区秩序观开展一系列开放的有建设性的对话 ,以增进相互了解 ,减少对对方战略意图的误判。  相似文献   
694.
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产业政策在其战后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与特点。从总体上看,是由政府的大力干预向放松控制、由以基础产业为重点向以高科技产业及其他新兴产业为核心、由产业保护向自由开放的产业政策转化  相似文献   
695.
黄茜 《湖湘论坛》2003,16(5):57-57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 ,银行业如何顺应经济发展要求 ,积极发挥信贷支持作用 ,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是摆在当前银行信贷工作面前的紧要课题。一、把握“十五”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一是加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十五”计划纲要提出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产业结构方面 ,要进一步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提高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 ,加速数量农业向质量效益农业转变 ;提高工业发展水平 ,推进工业化发展程度 ,增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 ;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业 ,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  相似文献   
696.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对其亚太新战略进行了局部调整,对中美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中美关系将保持合作与斗争并存、交往与磨擦同在的状态,但合作与交往占主导方面。从近期来看,中美关系将比较平衡地发展;从长远来看,中美关系的发展态势是波折不断、总体发展。  相似文献   
697.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目前呈现一种"多框架并存、竞争性合作"的特点。在此背景下,中国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主要面临两个挑战,一是美国力推TPP以介入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二是港澳台进一步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对此,中国需冷静应对TPP,同时积极促成东亚"10+X"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并积极联合港澳台,共同谋求建立"大中华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698.
中美在亚太的关系模式,并非由两国实力对比变化或两国在亚太相遇时的“第一反应”等因素决定,而是亚太地区的“大势”和中美双方的理性谋划共同作用的结果.“开放”、“多元”、“发展”、“自决”等亚太“大势”对中美关系构成决定性外部约束,中美两国将在深思熟虑后避免直接而激烈的零和竞争,转而寻求同地区国家重新磨合,以间接方式强化自身优势,从而使中美在亚太构成“共同进化”关系.如能顺势采取更加理性积极的行动,中美由“共同进化”而实现“共同进步”,也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699.
2011年,为了提升本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深化与亚太国家的经贸合作,智利、秘鲁、墨西哥和哥伦比亚4国成立了太平洋联盟.由于太平洋联盟具有经济总量较大、经济开放度较高的优势,且对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其成立将给拉美经济一体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太平洋联盟的成立也可能导致大国间的博弈更加复杂化,区域组织之间的竞争明显化,进而给拉美乃至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带来新的变数.中国应抓住大平洋联盟成立的机遇,积极与其发展自由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700.
2012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这是对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修订和补充。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但是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依然主导中美关系的走向。新时期,要本着政治上放眼全局、经济上互惠互利、安全上"斗而不破"等思路和策略发展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