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32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46篇
中国共产党   153篇
中国政治   172篇
政治理论   131篇
综合类   34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历来是翻译界的难题,在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上一直缺少科学、规范的参考。本文以我国文学作品及现实生活中的翻译实例为例,探讨将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及语义翻译理论应用于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可行性,认为适当地运用交际翻译及语义翻译策略能帮助译者更好地胜任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42.
本文分析了语用失误的定义、分类、原因,给出了避免语用失误的策略:要学习语用原则,了解文化差异,也要结合教学。  相似文献   
143.
文化移情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移情能力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充分认识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文化移情能力,对于推动跨文化交际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4.
翻译不等于创作, 它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翻译中的可接受性问题既牵涉到译文词语给译文读者的感受是否与原文词语给原文读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问题, 也有该词用在译文中是否符合目标语言的惯用法问题。可接受性往往表现为不同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5.
交际策略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交际渠道的畅通与否,影响着学习者的口语流利程度。本文就交际策略及其具体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6.
从认知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相关理论看,汉语反问句有其特定的认知方式。造成汉语反问旬跨文化认知障碍主要因其丰富的句法结构、认知合成过程对语境的较强依赖和反问旬固有的诱导性、间接性、隐含性。有效克服跨文化认知障碍可以从反问旬不同语用功能的情景演绎和熟悉反问旬特有句法入手,同时应加强对中国文化及民族个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7.
随着境外游客的日益增多,旅游资料的翻译显得更加重要。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中西方人们之间出现了跨文化交际。这就要求旅游翻译人员熟悉中西两种文化,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旅游资料在翻译时进行全面阐释,准确地表达出旅游资料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让境外游客了解中国旅游景观的文化底蕴,同时尊重西方文化,促进中西方人们之间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从而创立中国自己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  相似文献   
148.
高校外语教育将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作为课改的重点,而交际能力是受文化价值观所驱动的,因此外语学习和教学必然会涉及到异圆社会文化的价值系统。培养外语学习者的交际价值观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从中外词汇价值观,社会文化价值观,中外bodylauguage价值观三个方面做了简析与对比,并提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带入交际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9.
长久以来,日语专业口语的教学基本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在此类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口语实战能力难以提高。文章主要利用交际教学法的原理,具体分析讨论日语口语教学不同阶段下其应用形式,旨在提高日语口语课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0.
英语写作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所学的必修课之一,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主要课程。长期以来学生的写作能力较低,是对英语写作教学的课程还不够重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过程教学法,并与交际互动式教学模式结合,借鉴传统汉语写作的积极作用的影响,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思维创造能力和英语写作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