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30篇
世界政治   1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856篇
中国共产党   2654篇
中国政治   2775篇
政治理论   801篇
综合类   15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921篇
  2010年   797篇
  2009年   1242篇
  2008年   1293篇
  2007年   837篇
  2006年   912篇
  2005年   724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理论前沿     
《海南人大》2007,(7):50-51
新时期我国政府主要职能的新定位王延超在《理论学刊》2007年第2期撰文认为,政府是人民的派生物,是人民用来管理社会事务的  相似文献   
42.
论柔性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往执法改革只注重执法权整合的缺陷,柔性执法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即要重点从执法理念的转变着手,然后,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对执法手段予以创新,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执法制度。它克服了以往执法中的单一性、僵化性和机械性,符合人被尊重、肯定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心理特点,体现了现代法治的价值取向。实践表明,如果执法理念不转变、执法手段不更新、执法制度不建立,不管执法权如何整合,也不管执法权由谁来行使,都不会达到好的执法效果。  相似文献   
43.
《中国机关后勤》2007,(7):40-40
2002年6月18日正式对外营业的北京外国专家大厦(Beijing Foreign Experts Building Hotel),是由国家投资兴建的一座现代化四星级公寓式高级饭店,隶属于国家外国专家局机关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44.
2003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全面、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以来,各级党政、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讨。为了更好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问题,从2006年3月开始,我们按照全国党建研究会提出的要求,组织市(州)县(区)党建研究会,对当前各级党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就这些问题形成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45.
文章在分析树立以人为本学生工作理念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在当前落实以人为本学生工作理念就是要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切实尊重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有效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从而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46.
简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一方面传承了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一方面吸收了人类文明成果,初步形成了以民主自由、以人为本、公平公正为基本内容的价值思想。  相似文献   
47.
20世纪末,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实现了由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经济增长,到"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的历史转变.这一追求,在邓小平理论中也有着十分鲜明而集中的体现.邓小平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突出了发展的人民性理念,使人民性成为发展观的应有之义.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应该紧密围绕这一主旨展开.  相似文献   
48.
《兵团党校学报》2005,(2):60-60
知名国情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提出,中国改革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等五方面达到社会共识的改革观。需要以人为本的改革。改革不是以物为本,特别不是GDP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就中国而言,改革应有助于十三亿人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提高发展能力、分享发展成果,改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使十三亿人口得到全面发展,既是改革的出发点,又是改革的归宿点。  相似文献   
4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就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出了具体部署。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基于对国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0.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虽然马克思继承的是“费尔巴哈派”的人本主义,但克服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局限性、主观性和不彻底性,建立了辩论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