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68篇
中国共产党   169篇
中国政治   340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景志铮 《前沿》2014,(19):156-158
重视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文化低保诉求,保障低收入文化弱势群体的文化权利,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本文以包头市为例,分析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文化低保诉求,提出培养低收入文化弱势群体的文化消费习惯,提高其文化自觉意识,逐步建立完善文化低保的长效机制,将文化低保与社会工作有机整合,探索发展文化低保的社会化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42.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主副食品价格特别是蔬菜价格快速上涨的带动下,上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节节攀升,对本地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形成一定压力。“菜篮子”价格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之一,“最后一百米”的菜市场零售环节也成为人大代表的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43.
李立 《党建文汇》2011,(6):10-10
历经30多年改革发展,中国的社会救助正在形成以城乡低保、保障性住房、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为核心的制度框架,它构成了民生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维系着社会稳定与和谐。但面向低收入群体的救助政策扩面加码、群众受惠“真金白银”的事实,也使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人想方设法挤进社会救助申请者行列,由此产生的“开私车领低保”、“老板、富翁入住经济适用房”等现象引起社会强烈不满。如何严把救助标准认定关,成为一个体制性难题。  相似文献   
44.
今年我国CPI同比增长幅度连续数月在6%以上,7月更被刷新为6.5%,创下2008年7月以来37个月的新高。此番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是以农副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过快上涨。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影响首当其冲。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体的正常生活,显得格外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45.
3月18日,重庆市15281户获得首批配租公租房资格的申请人,陆续收到配租确认书,配租确认书中明确注明房源所在小区名称、房号和预订入住时间以及需要办理的相关手续等事项。这批市民选中的  相似文献   
46.
《协商论坛》2011,(4):19-19
建议人:省政协委员王位东●案由:我省义务教育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有了较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过分集中在少数初中、小学上,特别是一些高价收费的学校上,出现了拿得起钱上好学校(少数富家子弟)、拿不起钱上差学校(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情况,许多适龄初  相似文献   
47.
法言 《中国司法》2014,(7):51-53
正法律援助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是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却又无力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受援人,就其本人所接受的法律援助服务,按照其经济状况,与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共同分担一部分法律援助办案费用的制度。实行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一般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一是法律援助制度已经构建得较为完善;二是政府对法律服务的管理规范,制定了统一的法律服务收费指导价格;三是国家征信和收入财产查明制度基本完善;四是法律服务从业人员数  相似文献   
48.
叶祝颐 《民主》2011,(3):53-53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春节期间,记者深入吉林、江苏、安徽、广东、云南等地,走到中低收入群体之中倾听呼声。他们最期盼的是生活水平能进一步提高,探讨最多的是收入可持续增长的空间和途径(2011年2月6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49.
为应对物价上涨,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而且收效显著。除了加强调控和监管外,实际上应对物价上涨最有效的办法,一是给低收入群体发补贴,二是涨工资,当然也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50.
《协商论坛》2012,(4):17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党和政府近几年着力抓的一件大事。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从1995年开始启动。2007年以来,已连续5年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列入"十项民生工程"。"十一五"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