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68篇
中国共产党   169篇
中国政治   340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日前,广州市荔湾区制定了特困群体帮扶活动实施方案,决定从2011年开始,用3年时间,帮助全区低保、低收入特困家庭解决生活难、就业难、就医难、就学难、住房难等实际问题,不让一个特困家庭推动基本生活保障,不让一个特困家庭得不到医疗救助,  相似文献   
702.
李卓  王旭慧 《长白学刊》2023,(5):131-140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阶段,加快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对有效防范规模性返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民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帮扶对象、治理目标和治理模式的比较,本文认为在脱贫攻坚转换到乡村振兴的情境下,应加快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在脱贫攻坚时期帮扶对象主要聚焦于绝对贫困人口,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帮扶对象将转变为农村低收入人口,其治理目标也将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变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第二,在治理目标发生重大转变的前提下,帮扶机制要做出适应性调整,从超常规治理转向常规治理,以实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治理;第三,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治理,需要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个方面着手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常态化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703.
顾潮 《唯实》2022,(8):10-1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要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的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要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待遇,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技术工人队伍。  相似文献   
704.
张宁 《群众》2023,(5):37-38
<正>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面对辖区低收入群体较多、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社会治理难度较大等现状,如何实现高水平社会治理、让群众过上高品质生活?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锚定“人的现代化”这一目标,从提高人的素质着手,通过教育把“传统人”变成“现代人”,通过个体文明素养的积累实现群体文明程度的提升,进而催生区域社会治理的蝶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