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为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促进非金融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经2008年3月14日第5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4月15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52.
《商务与法律》2005,(3):40-41
央行2005年6月17日公布实施《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和人民银行对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和结算等行为的规范。上述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信贷资产证券的受托机构每期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额不能少于人民币2亿元;  相似文献   
53.
为规范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行为,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证资产支持证券试点的顺利进行,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现予公布。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54.
叶檀 《南风窗》2007,(11):64-65
李扬直言,“中国公司债市场的问题,主要是体制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股市的红火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和钱包,所有人的关注点都集中于资产价格是否过热,中国经济是否会重蹈日本与泰国等国资产泡沫崩溃覆辙。在这样的追问中,  相似文献   
55.
本文是对亚洲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初步分析。流动性是市场的生命力。亚洲金融危机后,金融市场流动性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确保市场流动性成为金融体系健全运行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亚洲债券市场发展进程中,有必要通过丰富亚洲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完善市场微观结构,实现投资者多样化,建立法制化,市场化的监管体系以及积极发展亚洲债券基金等措施,创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环境,逐步提高亚洲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56.
区域债券市场合作在中国-东盟地区的货币金融合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区域债券市场的发展是防范金融危机的事前机制,将为中国-东盟国家的巨额储蓄拓宽投资渠道,同时,也是中国-东盟进一步开展货币与汇率合作的先决条件.建立一个成熟的,同时具有深度和流动性的区域债券市场,已经成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7.
曹红辉 《党政论坛》2011,(22):12-12
资本市场怎么发展,其主要方向是什么? 毫无疑问,首先要做的是完善资本市场结构。 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发展公司债券为主的债券市场,公司债券为主,而不是市政收益债券或国债为主,是为了培育私人部门在资本市场上一个主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当前中国地方债发行已经进入到实践操作阶段,对债券规模控制、债券市场监管、配套体系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美国市政债券市场作为发育比较成熟的市场,在债券品种、信用担保、信用评级、发行与交易、市场监管等方面体系相对完善。本文结合美国市政债券的发展历程、产品种类、市场体系等方面的特征,分析我国地方债务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地方债券市场改革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9.
相对于规模庞大的国债市场和正在蓬勃发展的股票市场来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着规模小、地位低、市场化不高、品种单一及流动性差等缺陷。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在于我国目前还存在诸多制约企业债券发展的因素,比如法律法规不完善、发行制度存在缺陷、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以及发债企业自身的问题等等。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债券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0.
正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目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我们明确方向、创新制度、聚焦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