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12,(27):90-90
周云蓬是浪漫的,又是现实的,如此,从体内蹦出来的文字才带着体温与血渍,坚挺着作为人的尊严,也弥漫着可亲可爱的人间烟火气。一年前在报上看到一张照片,仰视的角度,一个披头散发的男人,戴墨镜,一件宽大的条纹衫里面鼓动着大块肌肉,还拄一根木棍,义无反顾地走着,镜片后的两道目光似乎穿透镜片打量前路。这是一个盲人歌手,他叫周云蓬...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自此便奠定了国人的哲学基础,无论审视什么,都不喜欢用眼睛去审视,而是喜欢用"口腔":把受损失称为"吃亏",把争论称为"嚼理",把写文章的叫"喝墨水的"。  相似文献   
3.
呜呼长文     
云溪子 《小康》2011,(12):126-127
有些文章,洋洋万言,可没有几颗米粒,实在与白水无异。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让人受罪,改又没法改。让读者去读那些令人折寿的冗长文章,那就有点谋财害命的嫌疑了  相似文献   
4.
避讳轶事     
《廉政瞭望》2013,(10):71
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或写文章都讲究避讳。最常见的是避讳皇帝的名号,也有执行严格到连家中尊长也要避讳的,闹出了不少笑话。过度拘泥的文人杜甫一生写诗近三千首,但居然没有一首涉及"海棠花",这是为什么?《今古诗话》里说:"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诗绝无海棠诗"。北宋诗人徐积,由于父名"石",一生不用石器,脚不能碰石头过石桥,别人背他过去,绝不用脚去踩石头。宋代的刘温叟,父名岳,于是他不听音乐,不去高山。韦翼  相似文献   
5.
<正> 按照规定,大学本科学生和研究生,包括博士研究生,毕业前都必须写作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究竟应当怎么写呢?常有同学向我提出这个问题.这使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写的一篇题为《作文秘诀》的文章.但这篇文章并不是真正告诉人们以什么作文的"秘诀",而恰恰是指出作文并没有什么"秘诀";所谓"秘诀",无非是写作时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用某种障眼法吓唬人、愚弄人罢了.那么,作文就没有什么要注意的么?当然也有.用鲁迅的话说,那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我想这道理同样适用于写作毕业论文.  相似文献   
6.
可笑的自负     
人如果有了才,多半眼光就跟着高了起来,难免会恃才傲物,发展到极端一些,就成了自负。倘若走到自负的程度,那可能带来的就不是仰视的目光,而可能是茶余饭后的笑料了。"衙官屈宋"的杜审言"衙官屈宋"是个成语,它的出处来自唐朝诗人杜审言的一句话:"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翻译过来就是,我写文章,屈原、宋玉只配打下手;我玩书法,王羲之见了都得北面称臣。听这话的口气就知道,他是个典型的"自负哥"。  相似文献   
7.
党委办公室是党委的综合职能部门,在落实党委的目标任务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党委办公室要努力营造乐于读书、勤当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极重也极富文采,其理论著作和政论文章,颇具语言艺术魅力。他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有人作演讲或写文章,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只有熟悉基层情况,不乏实践知识,才能使文章或讲话有的放矢,切中肯綮  相似文献   
9.
十二年弹指一挥间,我从事政工工作走过了十二个年头《,党员干部之友》也整整陪伴了我十二个春秋。2000年初我从矿山的供电管理站被抽调到枣矿集团联鑫公司政工科,成为了一名宣传干事。此时我初识《党员干部之友》,并深深地喜欢上了她。对于一个从事供电管理具体工作,刚刚转行到文字写作,编发企业政令文件新闻的二十七八岁的青年来说,企业的宣传工作枯燥无味,少有新鲜感,茫然、乏味时常萦绕在心头。失去了往日东奔西走、走家串户的忙碌与欢欣,取而代之的是听报告、开会、编发企业新闻,爬格子写文章、  相似文献   
10.
杨海森 《北京观察》2012,(11):52-55
正如同诗画界那样,摄影界经常有人讲意境。摄影中的意境究竟是什么?摄影中是否有那么多意境?讲摄影、写文章的人每必说意境,但拍照片的人却很少讲。在与杨海森的接触中,从未听他说过意境二字,但当看到他的作品时,反而使人对意境有了一些模糊的理解。意境究竟是什么呢?有关论著常用情景交融这句话来解释意境,在对自然、山水、景致的描绘中,有的给人以空旷、寥廓的联想,有的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受,这些都给欣赏者留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引发其无限遐思。但这种境界很难用语言来表述,它是一种模糊的表述方式,是一种暗示,使人能领悟到一种无限的景外的远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