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6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53篇
工人农民   1067篇
世界政治   8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0篇
法律   3392篇
中国共产党   6294篇
中国政治   8062篇
政治理论   1402篇
综合类   224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400篇
  2014年   1409篇
  2013年   1630篇
  2012年   1789篇
  2011年   1973篇
  2010年   1979篇
  2009年   2142篇
  2008年   2378篇
  2007年   1887篇
  2006年   1934篇
  2005年   1207篇
  2004年   1236篇
  2003年   841篇
  2002年   655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38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81.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法治的保驾护航。农村法治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农村法治主体性问题。农村法治主体性包括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法律能力。农村法治主体缺位原因有文化观念、经济和社会因素。从近期看,农村法治主体建设应注重法治主体性建设的现实性、实效性、针对性。从长远看,农村法治主体性建设最终立足于农村的教育和经济。  相似文献   
982.
大数据的时代变革兼具机遇与风险,研究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当前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体系提供优化路径.通过不同维度梳理大数据的内涵,分析大数据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基于个人信息的"权益"与"权利"的内在分歧,讨论个人信息的"权利"保护的规范形式.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方式是对个人信息进行赋权保护,在民法中规定个...  相似文献   
983.
大众文化的普及与农民犯罪的发展表现出某种同步性,这是两者存在内在联系的深刻反映。大众文化本身的一些特征表明,其是诱发农民犯罪的重要因素。在大众文化环境下,农民犯罪总量将上升,性质将愈来愈严重;侵财犯罪和性犯罪将增多,且日益多样化;团伙犯罪将增多,且日益有组织化;流动犯罪将增多,且日益向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984.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新型市场主体,体现了集体资产归全体成员所有而收益归成员个人所有的双重性,因而大幅促进了我国农民其中主要是都市圈中的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发达村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在欠发达农村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通过发挥兼具集体主义精神与市场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民企业家的作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既有助于其部分成员携资进城,又有助于其留在农村的成员实现人均资源拥有量倍增,并有助于其在农业工商业化过程中通过集约化经营,增强自身的纽带作用与规模效应、提高自身的市场主体地位与市场议价能力、降低其对接城市资本下乡的市场风险与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985.
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突出问题,只有客观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地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86.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收入增长与国家的政策、市场的好坏、农民的文化素质密切相关。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府责任,优化增收环境,探索增收对策。  相似文献   
987.
程伟 《人民调解》2021,(2):42-44
纠纷背景2020年5月,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川店镇供电所发现,村民明某种植的一片楠木树生长过高,严重危及电力设施安全,便在未提前告知明某的情况下将树木修枝、平头。明某发现后,立刻向供电所讨要说法,双方因此产生纠纷。之后,明某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递交了调解申请书,希望调委会能帮助自己维护权益。  相似文献   
988.
刘杰 《法制博览》2023,(5):22-24
人工智能的出现给公众生活带来了很多智慧的力量,也挑战了现有的法律规范和法治。特别是在《劳动法》领域,当人工智能成为社会转型的强大原动力时,劳动形态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给《劳动法》的应用带来理论和实践上两难的境地,其中包括人工智能是否应该被授予《劳动法》主体的资格,新型劳动形式很难应用传统的劳动基准制度、就业替代和行业置换,影响了传统的就业结构。在人工智能时代,为了更好地发挥《劳动法》调节的作用,维持劳动秩序有序运行,规范从属劳动关系理论,适当变更劳动基准制度,完善相应的促进就业政策和职业安全管理系统,必须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劳动法》实施困难。  相似文献   
989.
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灵活,有助于用工单位节约用工成本。但是,劳务派遣中的关系复杂,配套法律体系建设滞后,存在一定疏漏。用工单位出于节省开支等各方面考虑,往往会对被派遣劳动者区别对待,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对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劳务派遣法律体系,进一步保障被派遣劳动者同样劳动下获取同等报酬的平等权,同时要强化劳务派遣市场的监管,以提升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力度,促进劳务派遣市场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90.
2012年3月1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时增设的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将刑事强制医疗的决定纳入刑事诉讼程序,开创了我国刑事强制医疗司法审查和裁判的先例,强制医疗程序施行近10年来,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部分障碍及问题,需要重视并尽快解决。本文从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以期能从实践中减少相关障碍及问题,从而使各方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以利于立法目的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