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二战以后 ,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等领域均出现了一些引人瞩目的新变化、新发展 ,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都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构成了某种程度的挑战。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又现实的课题。近年来 ,在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出现的信仰、信念和信心危机 ,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这种新变化认识不足引起的。要解决这一课题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 ,坚持科学的认识方法 ,历史地、全面地、具体地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若干新变化 ,从而辩证地把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历…  相似文献   
183.
由于制度上的原因和所有者自身的有限理性,人力资本存在”异化”倾向和”异化弹性”,从而形成人力资本外逃。中国现在是金世界人力资本外逃最严重的国家,结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我国的人力资本外逃问题。当前,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抑制人力资本外逃,为经济增长提供不竭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84.
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这一理论为马克思“两个伟大理论发现”之一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产生,从而也为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对于这一点,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们也不得不承认。著名的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1842-1924)就明确指出,只要接受劳动价值论,就必须接受马克思的最后结论(指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本文作者注)。历史…  相似文献   
185.
朱国晓 《唯实》2001,3(11):20-25
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上不能照搬西方的要素贡献分配论,否则会在国内理论界引起极大的混乱.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原理,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是生产要素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对收入的索取权,适用范围是劳动者与非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分配对象是产品的新增价值部分,分配标准是由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状况决定的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分割规律.  相似文献   
186.
<正>劳动一般被视作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劳动作为剩余价值哲学的中心范畴,也是源自劳动本身所具有的直接而又深厚的经济学底蕴。研究和把握劳动的经济学哲学底蕴,其意不仅在于强调劳动这一范畴所体现的经济学、哲学这二者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而且还在于要认清这一独立范畴在发展变化中由经济学走向哲学,并最终成为哲学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7.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劳动创造价值.商品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是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针对有关价值理论的诸多争论和低效研究,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试对劳动价值论、商品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提出一些新观点,供学术界参考.  相似文献   
188.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无疑占有核心的地位。然而,究竟什么是资本?其本质何在?马克思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基于唯物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科学地论述了资本的丰富内涵、历史进步性和残酷剥削性、伟大的文明作用以及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深刻地指出了资本作为生产关系的本质。而西方经济学家们将资本视为一种生产要素,仅从生产力属性的角度论述资本。认真比较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家们对资本的本质和多重属性的认识分歧,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资本,从而更有效地驾驭资本,既充分利用资本的增殖性发展生产力,又能抑制资本的剥削性和破坏性,以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