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蒋燕   《当代广西》2009,(5):26-30
惊涛拍岸,汽笛鸣声。 广西北部湾——南中国海这片曾经沉寂的土地,如今已被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和风起云涌的改革潮声所代替。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下,广西北部湾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2008年初,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一年5月,国家批准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12月,国家又批准设立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改革发展大潮顿时在广西北部湾风起云涌。而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1950年4月,海南岛临高角上的百年灯塔闪烁光芒,解放大军抢滩登陆,红旗高高飘扬。南中国海,霞光满天,红星照亮。从此,解放大军的抢滩精神,给海南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此,海南儿女弘扬抢滩精神,拼搏争先,一往无前;从此,  相似文献   
13.
根据日本和印度签署的有关协议,2000年11月中下旬,日本和印度海军在南中国海举行海上联合演习。这是日本两个月之内第二次在我南海耀武扬威了。2000年10月14日,日本海上自卫队“秋潮ss579”号柴电潜艇和“千代田AS405”号潜艇补给和救援船,曾参加过在南中国海举行的美、韩、新、日四国“太平洋-2000”海军联合训练演习。日本如此频繁地在南海显示军事存在,个中缘由何在?  相似文献   
14.
庞中鹏 《学习月刊》2011,(17):43-44
近几个月来,南中国海争端问题渐成国际舆论中的焦点问题,这一片在过去本不十分引人注目的海域,现在却成了各国争相进行战略博弈的舞台。在这场本是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的双边海域争端问题,由于西方大国的介入而使该问题解决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不仅如此,由于南中国海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作为南中国海争端中的一个域外国家——日本也在密切注视着这片海域,成为了这场海域争端中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嵌 《法制博览》2010,(4):42-44
公元1279年,中国广东新会,那一片颤抖的海,那一只颤抖的沉船,那一团颤抖的烈火,那些个颤抖的胜利者和殉难者,染红了大片南中国海的颤抖的血,在滔滔巨浪间翻腾成一个绝唱——大宋王朝最后的绝唱——崖山之战。  相似文献   
16.
南海风云     
近一段时间,南海问题又抓住了人们的眼球,不仅疆土相邻的越南、菲律宾等国向中国叫嚣,甚至还有不相干的国家针对南海问题指手画脚。南海,为何屡起风云? 美丽富饶的南海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位于我国的南部,面积约有356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珊瑚海、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星罗棋布的岛礁、沙洲、礁滩共有270多个,组成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4个群岛。她由西向南、向东依次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毗邻,是我国连接东北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国家以及欧洲、非洲等地区的重要海上通道之一。  相似文献   
17.
曲金良 《新东方》2014,(6):8-15
东晋高僧法显(337-422)的《法显传》(《佛国记》)成书之前,中外尚未有任何亲历南海—印度洋航线的实况文字流传下来,法显的《法显传》是第一部。它记录了法显399年西出长安到印度求法,离开印度渡海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爪哇(今苏门答腊岛)等地,直至412年从中国青岛登岸的历程(399-412)。其记载的是在印度洋沿岸和印度洋—南中国海上的经历及所见所闻,当时的中外政治关系、海上贸易、采珠生活、宗教信仰、季风利用、天文航海、船舶技术与水平、洋面海盗状况等内容,对今天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8.
王历荣 《东南亚》2010,(3):47-51
冷战后,印度提出"东进"战略,积极介入南中国海争端,加强在南中国海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给这一争端的解决带来新的复杂性和难度。但基于印度本身实力及其与东盟、美日的矛盾,印度"东进"对南中国海争端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9.
金国娟 《今日浙江》2007,(15):46-47
蓝天、碧海、绿树、红花、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港口、核电、石化、边贸、南中国海通向东盟的出海大通道.盛夏七月,记者应《当代广西》杂志社的邀请到广西环北部湾经济区采访,处处感受到北部湾建设风生水起的热力与活力.同时作为一个浙江人,记者欣喜地发现,在建设北部湾的热潮中,处处可见浙商的身影,他们在建设北部湾中壮大了自己,同时通过这个平台,把"浙江制造"输送到东盟各国.  相似文献   
20.
乐悠 《新民周刊》2012,(30):40-41
这是先到先得的市场,是最后一片地球领土的争夺战。不管是中国与日本在东中国海上的钓鱼岛问题,还是中国与东盟几国在南中国海上的争议,除了主权的因素,大都离不开另一个关键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