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6篇
中国共产党   64篇
中国政治   119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赵异 《理论研究》2013,(5):70-74
意识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回复自身的自身证成思想是意识独立性站稳脚跟的根本依据。意识服务现实是大原则、大方向;意识对于实践具有相对独立性价值是实践与认识关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却又是容易被人们遗忘的规律。  相似文献   
72.
死者的占有与犯罪界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杀害他人之后,行为人临时起意取得财物的行为,理论上存在抢劫罪说、盗窃罪说和侵占罪说的争论,盗窃罪说是多数说。但在成立理由上,不同的学者观点分歧较大。第三人在被害人死亡不久之后,取得其财物的,一般认为成立侵占罪,但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构成盗窃罪。如何解决与死者占有有关的问题,需要考虑死亡是否与取得财物者的侵害行为有关,需要进行实质判断。在否定死者占有的前提下,有限地承认死者"生前占有"的延续,从而对行为人取得死者财物的行为认定为盗窃罪;对第三人取得死者财物的行为则确定为侵占罪,以区别情况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3.
逆向否定法人人格原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否定法人人格是我国新公司法为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而引入的一项新制度。逆向否定法人人格也是对法人人格的否认,但其在中国并无适用的必要。  相似文献   
74.
吴涌汶 《探索》2008,20(1):53-59
公平作为平等的异化,其发展轨迹表现出一个从不平等的合理性又复归到平等这样一个否定否定的态势.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先后建立起两种公平观,其一是以要素贡献或效率为准则的公平观,其二是收入均等化意义上的公平观.社会主义公平分配观与资本主义公平分配观在内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效率原则与缩小收入差距的公平目标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实践上的矛盾,在二者之间只能相机抉择.  相似文献   
75.
马克思从幸福的否定的方面不幸(福)出发来探讨幸福,研究普遍不幸的社会根源,在消除不幸这一否定的意义上为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这是一种以现实人的现世幸福为目的的现实主义幸福观。它既克服了幸福本身的理想性和抽象性,又为人们追求幸福确立了明确的行动对象,鼓舞人们以消除普遍不幸为直接目标。在现实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汲取智慧和方法,以克服、消除日常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明显的不幸和不公为使命,脚踏实地地谋求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从而达到为自己也为他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76.
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指挥战争的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展现,为人类军事思想史写出了光辉的篇章。尤其是在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上,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运用,令人叫绝,堪称战争艺术的典范。一、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毛泽东认为,指导战争的战略战术,决不是任何天才统帅脱离实际情况的主观想象物,而是由战争双方的特点所规定的,是对战争实际情况的反映。因此,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把战略战术的理论牢固地放在辩证唯物论的基础上。他指出:中日战争双方相矛盾的基本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军事上的战…  相似文献   
77.
孙中山梁启超有关“社会主义”和“苏俄模式”论争中 ,两人的主张、政治风格虽有区别 ,但都提出了自己的“社会主义”见解 ,也由于共同的时代背景或原因 ,又都对“苏俄模式”表现了一种否定。  相似文献   
78.
沉默之后:谈沉默权在中国确立的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法学界关于沉默权的研究曾有过两次热潮:一次始于1990年初对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期间;第二次便是随着1998年10月5日政府对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力国际公约》的签署,部分报刊上就我国是否应该确立沉默权进行了专题讨论。由此而产生的所谓“肯定说”,“否定说”,“折衷说”之争,其场面可谓沸沸扬扬,不亦乐乎。法律需要理性,对于是否应该确立沉默权必须全局观之,理智思之,而后行之。沉默权制度在保障人权方面功不可没,鉴于我国当今刑事司法中刑讯逼供现象之猖獗,似乎有必要给嫌疑人、被告人保持沉默的权利以抵御司…  相似文献   
79.
殷炀 《人大研究》2002,(10):30-30
前段时间 ,《人民代表报》在一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权力机关绽放文明之花》的文章。细细一读 ,内容报道的却是河南省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事迹。联想到平时也有许多人把人大机关 (严格地讲 ,应该称为人大常委会机关 )称为权力机关 ,促使作者思考一个问题 :人大机关果真是权力机关 ?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宪法及地方组织法明确规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可见 ,权力机关是一个政权机关 ,是一个政治性概念 ,有固定所指 ,那就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它的常设机关。而各级人大机关 ,只是各…  相似文献   
80.
一般预防理论之精髓--规诫有其自身的价值;特殊预防论对一般预防论的否定;现代综合预防论对一般预防规诫力量的否定否定.旨在重新认识一般预防的规诫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