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152篇
中国共产党   207篇
中国政治   289篇
政治理论   109篇
综合类   18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本文分析的无酬劳动是指个人在家庭和社区从事的、为满足最终消费所提供的、无直接货币回报的服务活动,主要包括家务劳动,对老人、儿童和病人的照料以及志愿活动。在世界各国,无酬劳动大多是由女性承担,是女性对国民福利贡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2.
由于传统文化中法治元素的贫乏,我国律师制度在旧中国近于虚无。几千年来,在中国社会,尽管律师现象一直存在,但律师制度终究没有成型。本文尝试在体制上对律师制度嬗变的原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3.
黄华 《法制与社会》2012,(28):243-245
行政诉讼中也有诉讼欺诈,行为人利用诉讼欺诈也可侵犯他人债权,并可实现其他非法目的,且尤其主要侵犯了审判机关正常的审判秩序,应被刑法规制的诉讼欺诈已不再局限于狭义区间.为区别于广义,狭义诉讼欺诈的含义应被扩展并被重新定义.现行刑法对很多社会危害极其严重的诉讼欺诈并无具体规定,且忽视了被诉讼欺诈主要侵害的审判机关正常审判秩序的保护,因此,急需在刑法中增设"诉讼欺诈罪".本文最后对"诉讼欺诈罪"的概念、犯罪构成进行了论述并对"诉讼欺诈罪"的法条设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以国家和社会的时代变迁为背景,深入探讨藏区民众在宗教身份、经济身份、文化身份和族裔身份等新维度上的内部重构,在社会一般性发展的语境中客观审视藏区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在内部多元维度上的嬗变与重建。藏区民众宗教身份的弱化、理性经济人身份的膨胀、少数族裔弱势身份的刻板化体现了藏区民众身份解构的重要特征。藏区民众身份认同的再建需要通过宗教身份与世俗身份的平衡、文化身份与理性经济人身份的融合以及摆脱弱势标签,塑造平等身份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团枣庄市委以创新组织模式、规范运行机制、科学设置内容、培树先进典型为着力重点,不断扩大志愿服务队伍、丰富活动内容、培育品牌载体,把青年志愿服务打造成最美的“枣庄名片”。  相似文献   
36.
37.
徐军  雷婷 《长江论坛》2015,(5):16-19
陈独秀一贯主张抗日救国,但在如何抗日的具体问题上陈独秀的思想发生了两次巨大的转变。1937年8月出狱前后,陈独秀抗战思想由"打倒国民党政府"转变为"拥护国民党政府领导抗日"、由反对国共合作转变为拥护国共合作;武汉会战前后,在对抗战前途的预测上陈独秀由积极乐观转变为消极悲观、对游击队及游击战的态度由重视支持转变为轻视贬低。陈独秀抗战思想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时局动荡及陈独秀自身处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38.
无论是英勇就义还是思想激进都表明谭嗣同的哲学个性鲜明,卓尔不群,在中国近代哲学史、思想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对于戊戌启蒙思潮和中国近代哲学研究不可或缺。谭嗣同的哲学经历了由推崇气到推崇仁的哲学嬗变,嬗变的契机则是源于甲午战败的"北游访学"。鉴于对从前"所愿皆虚""所学皆虚"的认识,谭嗣同断言惟心是实,期望凭借仁学"以心挽劫"。仁学的建构反映了谭嗣同的心学归宿,对仁的界定和理解则成为近代心学的独特样式,显示了其仁学的原创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39.
基本人权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域外国家宪法无不确认基本人权原则。各国宪法所确认基本人权原则的构成模式包括明示和默示两种,内容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分别体现了政治与工具价值、建设与发展价值、宪法与宪政价值。研究基本人权原则在域外国家宪法中的演变发展,以及其对中国宪法的启示,为中国宪法完善基本人权原则提供参考,进而为宪法的实施,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0.
在以生存为目的的社会中,人们背离了精致深刻的审美追求和意趣,审美的目的也早已不再是陶冶情趣、涤荡灵魂,而主要是宣泄自身的种种压力与压抑的情感,因而审美成了一味地追求官能的刺激和娱乐。审美的这种嬗变无论从主体性还是客体性的角度都与以往完全不同,与之相对应,播音主持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