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104篇
中国政治   128篇
政治理论   64篇
综合类   6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开放性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而鲜明的特征。一是邓小平哲学思想始终是以发展着的社会历史实践为出发点,不固守任何教条和本本,这是对社会历史现实的开放;二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许多方面还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它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广阔空间,这是对理论的发展性和成长性的开放。全面理解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开放性特征是完整把握和灵活运用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方法论要求。  相似文献   
23.
皮家胜 《理论月刊》2003,1(7):32-33,68
用"马克思哲学"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渐成时尚,但却令人深感困惑,问题不在于如何在表述上做文章,而在于如何通过深入细致地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使之现代化.  相似文献   
24.
一、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特点 (一)实践性 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为了坚持实事求是,我们做一切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实践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首先,坚持实践探索的原则,一切经过实验,摸索前进"。邓小平强调,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要大胆尝试,敢于探索。"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就是实践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找到正确的方向、路子和形式。其次,强调实践的评价功能,"一个政策、一项措施、一个决策,判断他们是不是实  相似文献   
25.
吴晓蓉 《人民论坛》2010,(12):192-193
康有为是我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代表人物,是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家和思想家。康有为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决定了其哲学思想具有局限性。但是,康有为在进行哲学思想的创作中,把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同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并进行改造、选择和批判的学术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以自然为宗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庄子提倡自然无为的处世哲学,“自然”在他那里具有丰富的哲学与美学内涵,它既是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也是他对自然万物天性的认识,表现到艺术创作上就要求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具备自由、空明的心境,创作出的作品要能表现自然万物的本原性生命,传达万物的纯然本性。庄子的自然主义艺术观,一方面是创作主体所要具备的自然无为的主观精神,另一方面是作品所呈现的创作客体的自然天性。  相似文献   
27.
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祖红 《长白学刊》2005,1(5):57-59
交往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交往范畴是在与生产、实践、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展开的.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一股理论概括。其思想极其丰富,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矛盾分析为核心的辩证办法和群众路线等三个基个方面。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王修智 《创造》2009,(6):8-13
历久弥新的《孙子兵法》以其独特的军事艺术魅力和哲学智慧灵光而被后世奉为兵家圣典,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直至今天依然给我们无尽的启示。中共山东省委原副书记王修智同志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分析了《孙子兵法》所蕴含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研读及领悟《孙子兵法》哲学精髓的窗户。  相似文献   
30.
孙兴友 《求索》2013,(9):111-113
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艺家和哲学家。嵇康的哲学思想兼具儒、道双向传统,凝聚了时代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取向。嵇康在《声无哀乐》提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命题.不仅体现了嵇康本人对当时社会流行的“名教”与“自然”之辨的态度.更从根本上反映了嵇康本人全部哲学思想的内涵:求真、求善、求美。这些哲学内涵恰恰是嵇康面对现实种种矛盾而宣泄胸中悲愤的一种选择。研究嵇康哲学思想及其人文意境.有助于唤醒当下社会的“真善美”.为实现当代社会中的个体生命价值开拓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