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2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363篇
中国政治   312篇
政治理论   201篇
综合类   19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记者:最近读了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哲学意蕴》的文章,觉得您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这就是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办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唯物史观,用唯物史观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唯物史观的作用有这么大吗?  相似文献   
72.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不仅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结构和发展规律提供了一种理论武器,而且直接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该文主要从理论基础、研究预设、知识完整性三个方面论述唯物史观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3.
2000年前夕,即1999年12月29日,《南方周末》“世纪感言”中登载了为中华世纪坛撰写铭文的魏明伦的文章。这位先生在引述经过他人指点已作了修改的铭文后写道: 考生呈上试卷,专家请赐点评。余兴未尽,握笔再思。是什么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千年万载实践证明,动力有多种,其中文化与科学是重要乃至主要的动力。可叹大半个世纪以来,吾国竟将动乱连绵的农民战争当作“推动历史前进的唯一动力”。这种“唯一”论,不是唯物史观,而是“唯乱史观”,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前奏!正如中华世纪坛修建创意所述:“在‘左’的思…  相似文献   
74.
庞辉霞 《传承》2008,(4):28-29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确立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前提,即"现实的个人",并对此前提和出发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构造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5.
<正>在中国历史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党史研究是一个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学科。同相邻诸学科相比,它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特殊的学科规律,从而显示出与时俱进的学术品格。然而,作为中国历史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党史研究必然同其他学科一样,  相似文献   
76.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同时体现的民生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史观是研究"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可以看出马克思对民生问题始终给予深切的眷注.无论是对异化劳动的阐述、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认识,还是对实践的论述都深刻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关注,特别是劳动人民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民生问题不仅是马克思研究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也是唯物史观关切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唯物史观对现实的人的关注最终是达到促成人的解放、实现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7.
《党课》2010,(19):19-20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在党的一大党纲上把组织工人、农民和士兵实行社会革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里面去”的思想。1928年10月,李立三在讲话中第一次使用了“群众路线”的概念。  相似文献   
78.
传统理论认为,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的理论前提,它本身是否也有自己的理论前提?对此,传统理论解读模式有二解:一种意见认为,唯物史观有自己的理论前提,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推广和应用";一种意见认为,唯物史观并非辩证唯物主义的"推广和应用",它本身即是马克思哲学.前者改变了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导致唯物史观成为直观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后者则使唯物史观失去了内在的哲学维度而走向实证化.其实,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它是把实践唯物主义运用于历史的发现.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剩余价值的发现,均奠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人与对象世界在实践中生成的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所以,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并非唯物史观,而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  相似文献   
79.
历史虚无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唯心史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必须坚持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廓清其产生偏差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有针对性地从中国近现代历史中选择若干重要专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此外,还要积极推进唯物史观的自我创新和发展,切实增强唯物史观作为主导价值观的说服力、战斗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基本特征,实践、辩证法和唯物史观阐述和谐社会的哲学理论基础。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