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358篇
中国政治   305篇
政治理论   200篇
综合类   1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刘新宜 《新东方》2013,(3):40-45
伯恩施坦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唯物史观的机械运用并被权贵资本主义的利益深度裹挟。此事给我们的现实启示:一是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唯物史观,才能认清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本质,二是迟发展国家必须严防权贵势力对社会生活的过度操控。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在二战结束后影响的日益扩大,是社会环境巨变的结果,并非其有先见之明。  相似文献   
952.
马克思在对传统哲学进行全面考量和现实社会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批判和超越了传统哲学的历史观,以现实生活世界作为理论平台,以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作为理论出发点,以关注人的辩证生存本性作为理论终极关怀,以社会关系作为历史的核心,从而用一个崭新的世界观和全新的方法论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53.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逝世是英国和国际史学界的重大损失,其史学研究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其哲学遗产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基石,把科学技术和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运用整体主义的宏大叙事阐述了资本主义从胜利走向衰落的趋势,强调了社会主义是唯一和根本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95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接着中国思想史讲的结果,它的生根、发展和中国化的过程有一个基本的进路。从进化论的式微的角度来看,进化论的直线进步理念、物质优先性理念、对“竞争”常态性的说明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引入创造条件,但其理论缺乏操作性成为了其被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取代的最终原因。当马克思主义寻找到理论的契合点得以生根,寻找到进化论的缺陷得以发展,寻找到自身理论的创新点——中国武的“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主义才完成了其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55.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德国思辨哲学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对现实的个人作了科学的规定并将其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从而为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前提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56.
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之前,中国并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但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考察和把握社会历史,"通古今之变",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发展的主体、发展的规律和方向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对这些思想进行整体性的梳理和总结,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57.
在对唯物史观理解方面,存在着强调《序言》文本与强调《大纲》文本两种倾向。科亨是前一种倾向的代表,布伦纳是后一种倾向的代表。他们共享一个逻辑预设,即《大纲》与《序言》在唯物史观方面存在矛盾。本文试图证明,马克思在《序言》那段经典论述中采用的是溯因推理,而人们习惯于以因果推理来加以解读,这是导致貌似《大纲》与《序言》矛盾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958.
人民群众永远是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群众工作是体现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基础,深厚的唯物史观哲学素养是我们保持思想上清醒,政治上成熟,工作上干练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用于我们群众工作的思维和方法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不断增进对群众工作理解、不断加深对群众工作认识、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959.
唯物史观是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科学方法论,它为我们提供了从物到思想的根本认识路线。根据唯物史观可知,物质动因是思想政治教育变化发展的根本源泉,改变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国家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960.
宗合 《今日浙江》2011,(16):7-7
今年第16期《求是》杂志刊发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署名文章《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关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引发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思考。文章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