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23篇
  免费   71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各国政治   1051篇
工人农民   628篇
世界政治   26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53篇
法律   11822篇
中国共产党   12752篇
中国政治   23122篇
政治理论   4401篇
综合类   6963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692篇
  2022年   689篇
  2021年   1008篇
  2020年   1422篇
  2019年   601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623篇
  2016年   1093篇
  2015年   2242篇
  2014年   6382篇
  2013年   5120篇
  2012年   5894篇
  2011年   5925篇
  2010年   5326篇
  2009年   4756篇
  2008年   5470篇
  2007年   3767篇
  2006年   4097篇
  2005年   2904篇
  2004年   2200篇
  2003年   1586篇
  2002年   1769篇
  2001年   1500篇
  2000年   1028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41.
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国家治理的本质特征、价值理念与运作过程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赋予必要前提、基本遵循与现实要求,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的功能结构主要包含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决策参与、凝聚共识。基于体系过程与结构功能分析以及主体角色与优势效能分析,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的关键领域分别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更好纳入国家治理决策过程以及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有效发挥国家治理共识凝聚功能。  相似文献   
42.
在自民党政府右倾化加剧的背景下,日共基于自身"在野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经验,在二十七大上明确提出"在野党联合政权"构想,并在二十八大上将实现这一构想上升为政治任务.该构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在野党联合政权"的性质、建立步骤、目标与任务、分歧处理原则等.日共推动构想实现的主要举措是,呼吁推翻自民党政府的统治,积极与其他在野党进行磋商,倡议在野党尤其是日共实现"党势跃进",推动市民与在野党开展联合行动,与其他在野党进行选举合作.该构想虽然获得日本部分群体的积极响应,但要真正实现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43.
《中国工运》2020,(4):73-73
【事件回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44.
45.
4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世界主要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都越来越重视应急准备工作,注意加强风险评估与沟通,积极推进"专业化"能力建设,构建标准、规范的应急管理体系,以应对重大风险的挑战。  相似文献   
47.
又到一年“两会季”。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两会未能如期而至。尽管如此,却丝毫未能阻挡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和智慧。3月20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座谈会。270多位政协委员通过移动履职平台围绕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防范公共卫生风险,以宣传教育、法治保障、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等方面建言咨政。由于具有“天然优势”,律师委员的发言和意见成了这次座谈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48.
49.
新时代中国与东非的海上能源通道安全合作具有重大意义,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建立了诸多海上能源通道安全合作沟通平台、能源通道海上军事力量合作迈向新台阶、港口建设成为海上能源通道安全合作的重要抓手。这一合作的深化面临诸多挑战,涉及东非国家治理能力有限及部分国家油气资源纷争、有关合作的法制不够完善及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等。中国与东非国家必须直面上述问题,系统考虑全球、区域、国内等层面的各种因素,协调域内外相关行为主体的力量,以加强该区域海上能源通道安全,促进资源分享和发展红利共享,打造海上能源通道安全南南合作的样板,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