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21.
实现政治制度化,是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进行政治建设的内在诉求。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国家建设的核心力量,在我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权威力量、动力来源、组织保障和行动主体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2.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从中东现实问题可以看出西方文明正成为美国等大国控制中东甚至是全世界的有力武器,文明冲突下面掩盖不了国家利益冲突这一本质冲突;在当今,全球化也越来越强化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因此,要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跳出文明必定冲突的思维,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积极的融合。  相似文献   
23.
竞争性政党比非竞争性政党更加具有发展的动力,这是亨廷顿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亨廷顿命题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竞争性体制的确立,迫使西方政党关注于如何获得社会的支持,并进行适应性变革。然而,现实政党演进的历史表明,这种竞争性政党又日益出现深刻的变革危机,呈现政党衰落的倾向,从而对亨廷顿命题的普遍性价值提出了质疑。亨廷顿命题的...  相似文献   
24.
赵端 《工会论坛》2005,11(2):116-117
亨廷顿的政治参与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参与的模式、政治参与和现代化各项目标的关系、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等。亨廷顿指出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往往面临与其他发展目标相冲突的困境 ,其政治参与程度及成效有赖于政治精英的抉择。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的保守性和现实性既是其价值所在 ,又是其缺陷之源。  相似文献   
25.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从中东现实问题可以看出西方文明正成为美国等大国控制中东甚至是全世界的有力武器,文明冲突下面掩盖不了国家利益冲突这一本质冲突;在当今,全球化也越来越强化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因此,要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跳出文明必定冲突的思维,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积极的融合.  相似文献   
26.
9· 11事件的发生以及近年来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范围的泛滥使得学术界关于亨廷顿“文明冲突 论”的争辩再次升温, 一些学者将全球恐怖事件的频繁发生看作文明冲突时代的到来。然而, 当前恐怖主义的猖獗 是强权压迫下的随机产物, 而非文明或宗教冲突的结果;与国家利益相比, 文明只是一个借口和工具, 在所谓“文明 冲突”的表象背后是一以贯之的西方国家的扩张政策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7.
卡特里娜飓风给美国人带来的冲击不在于灾情本身,它暴露出了美国国内所存在的深刻的社会问题,不仅仅是贫富悬殊,更是潜藏在这个号称最自由最民主的移民国家之后的,由少数族裔和白人在社会经济和社会地位方面的悬殊而引起的不同种族群体之间的隔膜,这已经深深影响到今日美国的国家认同。本文结合亨廷顿的《我们是谁》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8.
针对西方的正统现代化论和现代化修正论两种理论模式 ,亨廷顿独树一帜地提出了关于现代化的第三种理论模式—强大政府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会引起动乱和不稳定 ;要消除这种不稳定 ,必须首先建立起强大政府 ,必须强化制度化建构 ,必须重视政党在稳定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9.
龚少情 《党政论坛》2012,(14):16-16
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提出:与非竞争性政党相比,竞争性政党更加具有发展动力,认为西方政党因为竞争性机制,存在不断变革的可能。然而,西方政党实际演进的过程又如何?  相似文献   
30.
汪霞 《学习月刊》2015,(2):14-15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曾指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之间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1]政府有效程度最关键的一项指标就是政府的政策效能。政策效能是政府管理体制运行的标志性成果,是政府有效治理的必要条件。在我国,随着经济政治体制的转型,政策低效、政策失效、政策无效的情形较为普遍,首当其冲的是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