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前些时候,中国学术界批评了美国未来学家亨廷顿过分强调文化在世界秩序重构中的作用,从而导致不少人走到另一极端,认为中国的文化冲突并不严重。邓伟志教授在《上海大学学报》撰文说,严重不严重难以量化。即使不十分严重,也应该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2.
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言,“对于美国来说,一个理想的敌人就是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敌对,在种族和文化上与美国相异,在军事上有足够能力对美国的安全构成实实在在的威胁”。可见,在意识形态上对美国构成威胁是成为美国“理想敌人”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73.
《上海人大月刊》2001,(5):20-20
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与成熟,现代法治与自由、民主一起出现在西方,被看作是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亨廷顿说:“法治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核心观念”。法治现代化具有特定的原则体系,主要内涵应包括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4.
杨治经 《学理论》2008,(16):95-96
一、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说过:“未来社会的发展,既不是政治,也不是经济,而主要是文化的竞争,谁在文化上占据优势,谁将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75.
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岳世平 《理论探索》2006,(5):140-142
对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思想内涵和功用进行疏理和阐述,可以看到该思想对我国政治发展、稳定与和谐社会构建方面的价值,及其存在的与我国实际不符和不可操作性等缺陷,从而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6.
沈善增 《检察风云》2012,(22):36-37
当今世界,对文明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无论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但论争双方都默认了其理论的基本前提:文明已由人的创造物的积累,演变为国家、民族的立身之本;就像财富本来是为人所用的,但演变为财产几乎就成了一个人的全部价值。正是在文明被认为至关重要的话语背景上,中华文明的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重视。  相似文献   
77.
亨廷顿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比较全面地考察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从而建立了“文明冲突论”的思想体系。他对文明体的解构和对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都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并分析了文明冲突的未来发展趋势。但亨延顿的思想是一种文化决定论,他的文明冲突论充斥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倾向,夸大文明之间的冲突而弱化文明间合作共存特性的做法也有悖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78.
亨廷顿是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这个现实,试图建构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理想模式。在他看来,强有力的政党和有效的政党制度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组织和制度保证。其彰显政治稳定、政治制度化、政党力量的政党政治思想,具有明显的西方化色彩。  相似文献   
79.
虽然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但对国际关系学中的文化研究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才真正地在国内学界兴盛起来。1993年,塞缪尔·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论述了伊斯兰文明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的挑战。此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深入和持久的论争,国内学者也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和文章,或参与讨论,或加以批驳。一些学者透过“文明冲突论”敏锐地观察到,文化霸权正在构成当前国际关系领域中霸权政治和强权政治新的表现形式。“经济和政治军事力量强大的西方国家,运用文化强力来强制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的国际行为,甚至国内…  相似文献   
80.
谭佳 《思想战线》2005,31(5):123-126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备受研究讨论的现象,典型地体现出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分子追求自身文化身份认同和生存利益的"忧患意识",也从侧面深刻反映了跨文明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和深刻性.为避免陷入到由全球化所引发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而导致的"虚拟对抗"的"文明冲突"陷阱中,在文化思想界有必要进行跨文明研究与对话,而中国的比较文学界有能力、更有责任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