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2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39篇
世界政治   1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781篇
中国共产党   226篇
中国政治   641篇
政治理论   106篇
综合类   2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强制婚检与疾病婚禁婚制度有着密切的制度关联。在我国婚姻立法禁止患有特定疾病者结婚的前提下,法律将婚检设定为婚姻登记的前提条件有其合理性。但疾病婚禁婚制度对当事人婚姻自由的干预逾越了必要的限度,《民法典》将疾病婚禁婚改为可申请撤销,这是在当事人的婚姻自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健康利益之间维持了一个适当的平衡,因此符合宪法。在《民法典》不再将患有特定疾病作为禁婚对象的条件下,强制婚检制度就有必要随之改革。此外,可撤销婚姻制度也有助于推动公民在婚前积极进行婚检,因此没有必要恢复强制婚检。  相似文献   
102.
印尼在华的合约新娘问题引起了中国、印尼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印尼经济发展的差距、非法中介谋求暴利和印尼新娘对富裕生活的向往,成为在华印尼新娘群体日益扩大的动因。在华的印尼新娘问题并不是单一的社会问题,其中杂糅了商品化婚姻、人口贩卖和婚姻诈骗等问题,处理起来千头万绪,十分棘手。稍有不慎,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印尼的中国劳工问题"。因此,在解决在华的印尼新娘问题时,中国应完善涉外婚姻法,加强与印尼的合作,严厉打击从事非法涉外婚姻介绍的个人或组织,严厉惩治人口贩卖,及时解救被贩人员,建立健全跨国婚姻纠纷应对机制,尽快形成两国婚姻信息的互通机制及查询制度,共同扩建自由婚姻领域,促进跨国婚姻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3.
中老两国是地缘关系上的邻国,自古以来就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有着诸多的交流,两国边民跨境通婚数量的迅速增长就是两国交流互动日益频繁的彰显。中老跨境婚姻数量增长的同时,由于社会文化调适失败而导致的跨境婚姻失败案例数量也在不断上升。跨境婚姻失败群体的社会再流动凸显其向上流动的经济理性,但同时也增加了我国边境地区跨境人口流动治理的成本。从国家顶层制度设计出发,结合多重组织化力量来改变跨境婚姻中老挝媳妇的弱势地位,才能有效降低跨境婚姻的失败率,规避跨境婚姻失败群体二次流动带来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04.
在校未婚女研究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丽  陆卫群 《学理论》2009,(32):152-154
目的:让同学们认清自己的婚恋观,使未婚女研究生对自己的婚恋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20名贵州大学在校未婚女研究生作为被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4份,回收率为95.0%。结果:未婚女研究生的婚恋观已经成熟。她们恋爱的主要动机是指向婚姻的,恋爱目的明确和务实;在择偶标准上,敢于颠覆传统,看重对方的内在涵养发展潜力,更具有长远眼光;对待与恋人间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明确,认为顺其自然,说明她们既认同西方的性解放观念,又没有被传统的性道德观所束缚。结论:未婚女研究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这对她们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婚姻家庭立法的价值取向与制度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家庭法的立法,经过多方争论与深入讨论之后,许多制度,如亲属制度、无效婚姻制度已达普遍共识。本文仅就尚存争议的制度进行探讨:禁婚亲制度、夫妻忠实义务制度、离婚救济制度、军人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106.
科学揭示婚姻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婚姻立法与司法的理论前提。马克思在《论离婚法草案》中指明了婚姻关系乃是世俗社会的伦理关系 ,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便是家庭这一“伦理实体” ;婚姻法律制度则是婚姻这种基本伦理关系的承认与保护。由婚姻关系的伦理本质所决定 ,关于离婚的立法原则应当以现实社会的普遍伦理价值为标准 ,并具体化为离婚成立的诸种客观条件 ,从而使司法在离婚案件上的功能更多地由立法来承担。  相似文献   
107.
欧盟国际私法的重要特征是其统一国际私法立法的迅速产生及其稳定发展。 1 998年 5月 2 8日签订的《婚姻事项管辖权及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公约》是欧盟司法与内务合作事项的最重要发展。该公约建立了欧盟婚姻事项管辖权及判决的承认与执行机制 ,丰富并发展了欧盟民商事件管辖权及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108.
我国婚姻法的发展经历了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改革开放前期、后期几个阶段,由最初的“六礼”“七出”“三不去”逐渐演变到如今的新婚姻法解释三,不仅经历是时代变迁的考验,也日趋走向完善与成熟,本文对婚姻法的发展历史简要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之上,探讨新解释的立法宗旨,并提出了一些个人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9.
"剩女"问题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从女权视角来看,女性独立经济权的获得、教育水平的提高及传统婚姻观的改变是"剩女"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剩女"问题不容小视,会影响国家性别比例的构成、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以及家庭的稳定。而女性正确的自我定位和择偶观、两性平等观念的真正确立以及传统"相亲"价值观的回归能够合理有效地解决"剩女"问题。  相似文献   
110.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一直存在事实婚姻的概念。由于我国对于事实婚姻的认定经历过时间的变迁,在处理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时又适用不同的认定标准,在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引起争论。本文从事实婚姻的历史沿革、法律规定、责任形式及构成类型等方面阐述了事实婚姻的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