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1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0篇
法律   2484篇
中国共产党   1148篇
中国政治   1563篇
政治理论   453篇
综合类   11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441篇
  2012年   536篇
  2011年   626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552篇
  2008年   542篇
  2007年   549篇
  2006年   460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销售赃物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销售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对销售赃物罪的客体特征、客观特征、主体特征没有大的争议,而对销售赃物罪的主观特征存在分歧,尤其是对认定赃物犯罪中行为人的“明知”理解不一。现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供商榷。一、关于“明知”的判断如何具体认定赃物犯罪中行为人的“明知”,各国的立法和司法有不同的作法,但总体上趋向于从宽解释。在我国刑法学界,对于“明知”的含义,有确定说和可能说之争。确定说认为,“明知”限于确知,即行为人对赃物性质有确定性的认识。可能说则认为,行为人对赃物性质的明知,…  相似文献   
32.
和谐,是美好的象征,是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最高境界。春风是和谐的,她使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春雨是和谐的,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往今来,和谐思想源远流长。《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  相似文献   
33.
“沉默权”法律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学上的效益原则是评价一项法律制度是否完善的准则之一。我国目前对刑事诉讼法中的沉默权制度的分析和论证是从公平与正义等传统思维角度出发的。探讨沉默权制度的经济分析价值是必要的 ,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4.
35.
在今年6月底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全力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劳动合同法成功通过,试图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就业促进法草案亦接受了二审。种种迹象表明,关怀弱势群体、破解民生问题的社会立法正呈现全面提速之势,这不禁令人想起美国历史上的“进步运动”。  相似文献   
36.
简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一方面传承了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一方面吸收了人类文明成果,初步形成了以民主自由、以人为本、公平公正为基本内容的价值思想。  相似文献   
37.
农业执法体制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部门转变职能的重要内容,是农业行业适应加入WTO后的必然要求。如何在县级建立起机构设置合理、运行高效便捷、行为规范公正、队伍精干廉洁的农业执法体系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8.
薛延忠 《前进》2005,(9):22-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实际、扎实做好工作,大力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而不断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推进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结合分管工作,我重点就发挥统一战线作用,积极推…  相似文献   
39.
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化解由社会成员的不公正感等价值原因导致的社会矛盾?中共中央从价值层面和政策制度层面为解决我国社会价值矛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视角: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仅科学阐释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的内涵,而且提出要将科学的社会公正价值理念贯穿到党和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督等每一个环节,并营造出公平的社会环境,以提高社会成员的公正感,进而消除产生社会矛盾的价值根源。  相似文献   
40.
证据交换制度无论是对于强化诉讼公正还是提高诉讼效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外该制度司法实践的成功也表明了这一点。我国近来已用司法解释的形式在民事诉讼中创建了该项制度的雏形,但还很不完善,在效力上也值得怀疑,因而很有必要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