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4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95篇
工人农民   102篇
世界政治   3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7篇
法律   2478篇
中国共产党   2479篇
中国政治   2780篇
政治理论   887篇
综合类   17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640篇
  2013年   749篇
  2012年   844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731篇
  2009年   953篇
  2008年   1140篇
  2007年   776篇
  2006年   672篇
  2005年   761篇
  2004年   609篇
  2003年   443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党的二十大报告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价值逻辑。“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初心的实质内容,是党的精神谱系的灵魂,规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的,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导向,是评判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价值标准;这一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践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制度基础;这一思想有着完善的价值结构,人民既是价值主体也是价值客体,既是价值目的也是价值手段,是在人民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这一思想体现在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党性党风之中,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特别体现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之中,以及以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经济制度和体制,文化事业、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和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等各个领域;这一思想以人民全面共建共享为实现路径,以全面发展的人民为价值主体和依靠力量,以人民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目的。  相似文献   
962.
金银焕 《前进》2005,(4):4-5
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认真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对于进一步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提高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纲要》的出台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的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执政半个多世纪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直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  相似文献   
963.
风险社会与当前中国民众的风险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感知的两种理论范式——个体主义的和背景主义的范式——分别强调个体认知结构因素和社会环境背景因素对人们风险感知的决定作用。本研究根据风险感知的"知识理论"、风险的社会扩大理论及社会制度结构对风险感知的束缚作用,分别建立相关的研究假设,试图寻找这些理论在中国经验中的证据。文章的数据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当前中国民众对中国社会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强烈的风险认知,尤其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可能面临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有最强烈的风险认知。另外,民众的风险认知主要受个人的认知能力、媒介接触、城乡分割和社会阶层地位的影响。具体说来,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媒介接触越频繁的人、阶层地位越高的人风险认知越强;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有更强的风险认知。  相似文献   
964.
20世纪国际公认的著名法学家杨兆龙先生认为,宪政不同于纸面上的宪法,它是"活宪法",是实际政治受宪法的抽象原则支配的结果。宪政是"法治国加上法律的民主化",要实行宪政,首先应该实行法治,宪政比法治更重要。实施宪政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要培养"知法"的高素质人才,二要树立尊重并奉行宪法的"重法"风气,实施宪政的中心工作不是"制宪",而在于信仰宪法而见之于实际行为的重宪风气,即"宪法生命素"的培养,但这非一朝一夕之功,有赖于多数人的长期努力。这些宪政思想在今天对我国宪法的全面贯彻实施及宪政的实现仍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65.
论权力资源的法律调控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权力资源实施法律调控 ,需要以民主宪政制度为基础并建立分权制衡体制。除此之外 ,还应注意对相关权力实行重点调控 ,注重以法律形式确认和保障权利 ,从法律上健全权力的责任追究制度。契约形式是区别于传统命令方式的权力资源法律调控的新形式。除法律形式外 ,权力资源的实现还有非法律形式 ,应当合理界分两种权力资源实现形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6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96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我国1840年以来的国情史进行深入反思,愈显必要.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根基是建立在中国的国情之上.对于中国国情史有进一步地深刻了解,并事实求是地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认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更加自觉地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尽心竭力.中国国情史的内容极为丰富,本文仅就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68.
2021年“八一”建军节,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施行。这是一部“浑身都是亮点”的法律,为“最可爱的人”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这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献给军人的一份厚礼,也是以法律向军人作出的深情告白。  相似文献   
969.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的《论“三个代表”》一书中,很多地方谈到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问题,讲到了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讲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些话深刻地阐明了坚持“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党的建设与国家政治安全建设关系密切,意义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970.
自2008年中央第一次提出“家庭农场”这一命题,家庭农场逐步成为近几年农业经营模式中炒得非常热的话题。但是,对于家庭农场,这一同我们传统小农经营模式稍有不同的经营模式,如何界定它在商事上的性质,现在尚未有统一的立法性解释,各地仅在中央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点订立地方性文件,等待覆盖农村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方面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