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03篇
世界政治   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224篇
中国共产党   964篇
中国政治   1585篇
政治理论   229篇
综合类   58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721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七月,一年一度的高校大学生结束学业、走向社会的日子,中国的就业市场迎来又一个高峰。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的预测,今年360万高校毕业生可能将有1/4找不到工作。中国高校供应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而市场需求却跟不上,企业改制、事业单位改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沉淀下来未就业的毕业生……待就业的队伍日益庞大。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教育部、人事部、财政部等六部委日前联合发出通知,从2006年起将在全国逐步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以帮助回到原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享受保险和基本生活补助。  相似文献   
12.
2006年4B份。还差1个月多就要高考的儿子张思玉被美国暨欧洲安生文教交流基金会推荐,被直选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环境工程系学习(注:英国剑桥大学从2002年起在中国大陆直选优秀高中毕业生进入本科段学习)。  相似文献   
13.
14.
时下,正值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时期。为谋求一份工作,我的师兄也拿着简历四处奔波。出于借鉴做简历的目的,我借阅了他那长达十页的简历。结果发现;除了求职信、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外,后面附着五六张不同证书的复印件,如英语四六级证、计算机二级证、会计证等,甚至还有与专业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导游证。其实,他的这些证书并不让我诧异,因为,近年来高校正掀起一股“考证热”。  相似文献   
15.
心悦 《青年探索》2002,(2):57-57
北京、上海和广东历来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之地,其每年接收外地生源毕业生的政策也就格外受关注。最近,京沪粤三地2002年接收外地生源毕业生政策均已出台。  相似文献   
16.
丽江永保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3年,前身是永胜水泥厂。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经过短短12年的艰苦创业,固定资产增长了14倍,水泥年生产能力增长了33倍,为全县高中毕业生和附近农民提供了1500多个就业机会,成为国家大一型水泥企业和云南省水泥行业“三强”;企业通过了国家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先后被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授予中国公认名牌产品、质量服务双达标百佳诚信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建材行业推荐产品、质量信得过产品、质量效益型企业、质量管理优秀企业、诚信单位、文明单位和花园式单位。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得益于企业党建工作的加强,得益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塑造。  相似文献   
17.
平川 《亚太论坛》2002,(1):47-48,29
香港是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地区,每年都有大批的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然而,香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极高,且大都能找到较合适的工作,基本上没有“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中,80%以上的人两个月之内就正式就业。中文大学学生事务处就业辅导组的调查表明,这些毕业生对自己的职务相当满意的占一半以上,大致满意的占三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18.
19.
大学生就业问题近几年来一直困扰着各国。俄罗斯是我们的邻国,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着与我国相似的发展历程。了解、研究俄罗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及俄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政府决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芳  仲兵 《唯实》2006,(12):61-62
在人才市场上,一方面是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许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技术人才。为了有效解决这对特殊的供需矛盾,需从分析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出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