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1041篇
中国政治   339篇
政治理论   186篇
综合类   2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陶兰 《党史文汇》2002,(12):41-42
彭真及夫人张洁清共有四个子女:傅彦、傅锐、傅亮、傅洋,殊不知他们在延安时还收养过一位烈士遗孤。她当时还不足11岁,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刘朝兰。刘朝兰,是革命烈士刘以纯的独生女儿。烈士牺牲前系中共山西洪赵特委敌工部长兼宣传部长,他是1940年“十二月事变”中被阎锡山杀害的,就义时表现得十分英勇。1941年初春,天寒地冻,刘以纯生前的战友桑一伟女士带着刘朝兰,穿过敌人的重重封锁线来到晋绥边区的兴县,然后又与丈夫龚子荣一道陪小姑娘刘朝兰去见晋绥边区领导人林枫。林枫对刘朝兰说:“你爸爸牺牲得很英勇,…  相似文献   
12.
若雪  吕梦 《民主与法制》2007,(9X):11-11
就在记者从湖南采访归来之时,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维护举报人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并邀请记者参加。  相似文献   
13.
殷明 《四川党史》2002,(6):24-26
一、“民主监督”问题的提出1945年7月,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有一段著名的对话。黄炎培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满怀信心地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  相似文献   
14.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陈云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他关于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论述,集中于延安时期他担任中央组织部长期间。他所提出的"支部是党的最基本的组织"、"支部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共产党员的标准"、"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等思想观点和政策主张,为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5.
国际友人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活动及其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湘  袁武振 《理论导刊》2004,(10):79-80
抗日战争时期,国际上许多有识之士在中国共产党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感召下,在共产国际、国际援华组织及同盟国政府的支持、帮助下,纷纷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在那里采访、参观、考察,学习、工作和战斗。他们尽管职业不同,目的有别,情况各异,但都不同程度地为敌后抗日根据地那种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所吸引、所感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同程度地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外国记者和作家报道中共抗战主张和敌后军民抗战业绩抗战时期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活动最频繁、影…  相似文献   
16.
延安精神与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所谓延安精神,从其原生形态来说,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他们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的精华与结晶.虽然延安精神主要形成于延安时期,但它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已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而不怕牺牲、执著追求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实事求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民主团结,同甘共苦,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组织李忠全、马广荣、马朝琦等同志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廉政建设史论》(以下简称《史论》)一书,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为党的生日奉献的一份厚礼。我长期从事党的廉政建设教学和研究,接触廉政建设相关论著不少,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21,(9):69-7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打破国民党的信息封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探索并建立了以新闻事业、高等教育以及文艺大众化为主的宣传思想工作载体,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新时代党要在牢牢掌握新闻工作领域的话语权,充分发挥高校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引领力,创作贴近群众生活的文艺作品中不断推进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19.
获得共产国际的经济援助,是中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解决财政经济困难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入陕之前的援款,主要是通过专人随身携带和汇款转交的方式接收。落脚陕北后,曾经的接收渠道由于周期较长效率低下,无法应对紧急需求,中共便利用天津、上海等地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便利的金融枢纽,依靠地下秘密交通多渠道接收援款。为保证援款安全迅捷运抵延安,中共选派秘密工作经验丰富、业务工作熟稔的得力人员接收援款。经过周密部署妥善安排,将一部分援款送抵延安,同时利用各地的贸易联络购买一些紧缺物资运往延安,缓解了延安物资紧缺的境况。不过依赖外援只是中共在特定时空下解决财政危机的一个举措,随着中共在根据地的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摆脱依赖、独立自主则是解决经济窘迫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在领导党史研讨时采取既追求史学研讨求真宗旨又兼顾现实政治需要务实政策,是党史研讨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共中央核心领导人在推动党史研讨向纵深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是党史研讨纵深展开的关键因素。中共中央采取稳健研讨方式确定高级干部作为党史研讨重点,重视党史研讨组织建设和研究方式创新,是党史研讨稳妥展开的制度保证。延安时期,中共中央领导党史研讨从本质上讲就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通过推动全党对中共党史重新学习和研究,以新话语体系来构建党史叙述,从而掌握中共中央话语权和意识形态解释权,实现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新的政治认同。实践证明,中共中央实现了这一战略重要目标。这对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