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89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一、严格办案程序。依法行使逮捕权(一)从严从快批准逮捕或决定逮捕对于有组织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多发性犯罪,应当适用“该严必严”的刑事政策,对于符合逮捕条件的要从严从快逮捕,从而起到震慑犯罪、警示社会的作用,达到预防犯罪和稳定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2.
253.
近年来,突发性犯罪不断出现,从已发生的突发性犯罪来看,突发性伤害犯罪是其中特殊又常见的一种犯罪类型,且最具典型代表的便是动辄行凶捅刀子,常会造成受害人伤害或死亡的结果。这种行为的定性关键取决于行为人对受害人伤害、死亡结果在主观上持什么样的心理态度。刑法理论界对捅刀子案件中行为人的主观罪过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行为人的主观罪过是间接故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直接故意。本文以突发性犯罪为切入点,从实际伤害结果出发,提出了新的观点,即造成伤害结果的为直接故意,造成死亡结果的为间接故意。  相似文献   
254.
女性,给人的印象是温柔、婉约,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她们大多时候以被害者的身份出现。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以犯罪主体的身份出现,女性犯罪率不断升高,已严重影响家庭邻里的和谐关系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从女性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女性犯罪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55.
陈娴 《法制与经济》2013,(7):16-17,19
目前,女性犯罪率的升高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威胁,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女性犯罪因女性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问题和研究领域。我们要加强对于女性犯罪的研究,了解当代女性犯罪增加的现状及其原因,并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减弱其迅猛的发展态势,使其自身得以健康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56.
女性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近几年我县女性犯罪却高居不下,本报告着眼于如何更好地保护女性,总结归纳了2010年来我县女性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我县女性犯罪的成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由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组成的三维保护体系,形成女性不愿犯罪的自律机制、不必犯罪的防范机制、不能犯罪的监督机制,以期达到减少和预防女性犯罪,维护女性权利,保障女性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7.
据统计,性犯罪案件中办案人员对未成年被害人存在多次询问、问题设置不当、缺少必要心理疏导等问题,对此情况如不予以充分重视并及时修复,则会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产生二次伤害。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儿童心理学、法律语言学等相关理论,设计一套适合未成年被害人身心特点、可操作性较强的询问模式,能够帮助未成年被害人尽早走出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258.
武晓妍 《法制与社会》2010,(33):294-294
近年来我国女性犯罪比率逐年上升,而女性犯罪的主体多为农村女青少年,其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犯罪手段较隐蔽,而且犯罪类型与地区经济状况有关等特点。我国女性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探讨其预防对策的时候,即应从提高其自身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方面着手,又应从客观上,全社会共同努力,尊重女性、保护女性,主客观共同预防女性犯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59.
与男性犯罪相比,女性的犯罪年龄和整体的文化程度偏高,犯罪人中离婚、再婚现象较为严重,经济生活状况相对贫困,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女性犯罪多发生在熟人之间,被害人的行为过错是导致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女性犯罪受情境影响较大,具有较强的报复性,犯罪形式以共同犯罪为主。  相似文献   
260.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储备力量,对现实社会认识尚浅。近年来,高校女大学生因性犯罪被害的现象频发,引起各界的强烈关注。本文拟从女大学生遭遇性犯罪的特点出发,结合现实,基于被害人立场,围绕主客观因素分析女大学生遭遇性犯罪的原因,为这类潜在被害人提供若干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