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582篇
中国共产党   160篇
中国政治   344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28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赵珂 《法律适用》2021,(8):117-126
因申请财产保全错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属于一般侵权行为,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保全申请人出于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正当目的 ,申请法院保全财产时如果已经尽到了一般人应尽的谨慎合理的注意义务,并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则不应认定申请人存在过错.依据谁主张谁举证之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损害赔偿请求人应就申请保全行为具备一般侵权行为四个...  相似文献   
992.
<正>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许多不法分子利用疫情题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利益。相较于传统电信网络诈骗,涉疫情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非接触特点突出、受害对象更加精准、社会影响更加恶劣等特点,存在着犯罪线索发现难、调查取证难、侦查成本高等侦查难点。  相似文献   
993.
为应对生态环境损害、维护环境公共利益,我国逐渐建立了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基础的生态环境损害双轨制救济模式。其形成具有学理上的合理性,并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常规路径。面对生态环境损害双轨制救济模式存在的公私法救济错位和双轨制融合不畅的制度困境,有必要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行政主导型救济模式:采用融合路径对现有环境治理制度进行修正,以国家环境保护义务要求为引导,实现行政修复义务与民事修复义务的协调,并厘清各类型环境治理制度的顺位。  相似文献   
994.
论非财产性损害合同救济正当性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奇江 《理论探讨》2006,(1):133-135
虽然对非财产性损害给予合同救济已显现为一种国际潮流,但在我国,否定说依然处于强势地位,已成为制约非财产性损害合同救济的理论障碍。笔者从侵权法不能解决因违约而产生的非财产性损害救济需要等五个方面指出了否定说的漏洞和缺陷,并且从完全赔偿原则和可预见的期待利益(或者履行利益)规则两方面为非财产性损害合同救济正当性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正面论证。  相似文献   
995.
《政策瞭望》2004,(2):28-29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我国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具体操作标准上的法律空白将被填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表示,制定这个司法解释依据的司法价值理念是:让无辜的受害人能够得到司法救济;让无视他人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的侵权人承担责任和风险。  相似文献   
996.
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基层干部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的第一线,也是最能反映党风问题、影响群众、关系党心民心的最前沿。如果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胡作为现象频发,就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严重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甚至左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通过对乌鲁木齐部分社区、农村及机关单位等进行座谈、走访调研,对乌鲁木齐市部分基层干部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有了初步了解,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基层干部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作出理性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97.
<正>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李某,男,45岁,2005年3月10日误食鱼刺后感喉中有异物,2 d后因"发热伴胸背部疼痛"就诊于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同年3月26日再次发热,经抗感染治疗无效,于3月31日16:54转当地市立医院就诊,入院后出现呕血、血压下降等表现,于4月2日5:33因食管主动脉瘘导致大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现李某家属认为,当地市立医院在对李某的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诉至  相似文献   
998.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日,在本市某区,程某(女,33岁)食用野生蘑菇后死亡。1.2尸体检验死后10 h进行尸检。尸表检查见死者营养良好,全身水肿,肤色发黄,胸部及双侧肩部见点片状瘀斑,巩膜黄染。尸体解剖见全身多器官、组织出血严重,肝表面及切面呈红黄相间的斑纹状。  相似文献   
999.
正3月24日上午,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白合镇西然村村民将"秉公执纪,务实为民"的锦旗送到了区纪委干部的手中,感谢区纪委在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严肃查处了该村村主任唐某某冒领国家粮补资金、为村民办  相似文献   
1000.
合同是当今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法律文书之一,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其一经订立,便受到法律强制力的保护,双方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的约定认真地履行各自的义务,不得任意变更和解除。然而一味地恪守合同严格履行的原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但其在诸多方面已无法适应目前变化万千的市场经济形势,从而无法及时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因而也就会涉及到合同的解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