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欧阳笃材     
欧阳笃材,1920年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涌泉山。早年毕业于华中艺专和南京美专,受业于高希舜、王遐举、陈国钊等画家。1949年2月参加党的地下工作及湘中游击队第三支队。解放后奉命创建宁乡文化馆并任负责人。  相似文献   
32.
商奇 《廉政瞭望》2012,(16):75-75
基本案情 金某,曾任某区文化局副局长兼文化馆馆长。2005年,该区文化馆进行办公楼及附属设施的建设。在选择施工单位时,金某找到在当地开建筑公司的王某,对王某说:“我最近手头不大宽裕,你给我点钱用用,这个楼就由你们公司承包建设,肯定对你们有好处。”王某答应尽快准备钱。  相似文献   
33.
熊阳春 《工友》2013,(10):59-59
结识邱风,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次全市文学创作理论研讨会上,他做为会议的主持人,声情并茂,口才极好,呈现出的儒雅之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以文会友,交往至今。邱风是湖北文坛知名青年作家,担任鄂州市作协副主席多年,他出道早,创作颇丰,20多岁时县文化馆就印行了他的诗  相似文献   
34.
曹琪 《今日上海》2012,(2):30-31
作为我国四时八节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所有国人以及全世界华人的心目中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特殊地位。即使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崇尚过“洋”节,但其热闹程度仍无法与春节相比。2012年是中国农历龙年,中华民族由古至今皆以“龙的传人”自居,因此龙年春节的到来更是让国人由衷地感到了“神州大地喜气多”。  相似文献   
35.
前不久,河南省登封市委统战部、市文化馆举办“文化统战走基层”活动,来自登封市开心俱乐部、曲艺说唱团等多家文艺团体,深入乡村、敬老院,为当地群众送上了精彩、丰富的文艺演出。  相似文献   
3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在经济建设提档升级、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让农村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事业?这值得我们探讨。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长期致力于基层文化发展与研究工作的四川省文化馆副馆长吴立春。  相似文献   
37.
初冬的阳光针脚细密地缝在成都市金牛区文化馆前面的草地上,庭院里的黄桷树形如华盖,翠绿似春。早就闻听文化馆里有一位成绩斐然的群众摄影辅导老师名叫李岗,他不但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农民摄影队,而且自己的作品还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于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38.
《今日浙江》2011,(4):59-59
“十二五”期间浙江将率先建成覆盖全省、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通过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中心镇、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县有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有一站(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有一室(文化活动室),使全省城乡每百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超过10平方米,建成城市“15分钟文化服务圈”和农村“30分钟文化服务圈”,使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带来的润泽。  相似文献   
39.
华芳 《今日上海》2008,(6):24-24
上海梅陇文化馆一直以建设社区文化发展为己任,建馆十数年来硕果累累。暖春五月,为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欣赏水平,同时满足他们对参加传统文化艺术的渴求,在全国人民喜迎北京奥运会的“倒计时”之际,文化馆结合凌云街道群文特色品牌活动,传承沪语、沪剧艺术,邀请了沪剧名家王盘声及沪上多位著名沪剧演员来到社区,在梅文影剧院拉开了“梨园芬芳迎奥运”沪剧艺术讲座暨公益演出活动的帷幕,为众多凌云社区的沪剧爱好者送上了一台有关沪剧艺术的辅导讲座和专业演出。  相似文献   
40.
正一支名为《钱江弄潮》的大型群舞正受到全国瞩目。这支舞蹈的舞者,由24位18岁至42岁的浙江男子组成。他们,是一群听力障碍残疾人,群舞不仅演绎了"钱江弄潮儿",更演绎了"人生弄潮儿"。感动中国的舞蹈2013年8月,《钱江弄潮》在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艺术汇演福建赛区刚一亮相,就获得了无数个惊叹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