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60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46篇
中国共产党   136篇
中国政治   137篇
政治理论   52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媒体     
1 《三联生活周刊》杂志2011.7.11 现实、现实版的郭美美和现实中的红十字会一次新浪“加V”实名认证引发的全民讨伐炫富90后郭美美,这股浪潮横扫了整个7月。郭美美,原名郭美玲,记者通过联系与郭美玲早前在湖南时认识的熟人,试图侧面了解一个真实版的郭美美。  相似文献   
222.
近日,《瞭望东方周刊》发表文章《让天官一号助推中国转型》。文章分析道:正如天宫一号的研发一样,发展高新乃至尖端技术必须立足于独立自主科技创新。这不仅是因为特定的高新技术领域,欧洲和美国等先进国家至今保持着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即便在不涉及武器等敏感方向的民用技术领域,自主研发同样是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23.
疫·情     
一场疫病里,人间百态,世事关情。本期杂志,《新民周刊》全体采编倾力出击,既主动联系相关"线人", 同时,也面向全国征集新冠肺炎采访对象和故事。在当下这个非同寻常的时刻,我们希望通过口述实录的形式,传递"现场感""接近感", 希望用朴实无华的叙述,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记录"一同经历"的休戚与共。  相似文献   
224.
最新一期《商业周刊》的封面文章《占领华尔街的另类领袖》,介绍了一位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最初策划者。  相似文献   
225.
<正>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终年56岁。2月17日,北平、上海两地同时举行公祭活动。对于梁启超的离去,国民政府的态度非常冷淡。梁启超早年一度与孙中山关系密切。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流亡海外,成立"保皇会",试图营救光绪帝,以恢复变  相似文献   
226.
易靖茗 《台声》2013,(2):59-59
1月12日,由人民政协报社主办的“两岸民间互信与媒体互动”暨人民政协报《两岸经合》周刊百期恳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峡两岸近200位两岸问题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参加了此次活动,共商两岸民间互信和媒体互动。  相似文献   
227.
殷毅山 《传承》2012,(14):80-81,85
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对于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的推动起着一定的作用,也是作为新兴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价值选择与救民救国方案,在当时看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新民之思想难以根除中国的问题;而梁启超新民视野下的民族主义本质上调和了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之思想。从此角度出发,分析其新民视野下的民族主义的困境。  相似文献   
228.
媒体     
《南风窗》2009,(16)
1【美】《新闻周刊》7月27日中国为何没全球品牌?在你从未听说过的公司之中,华为或许是最好的一个,而这恰恰是中国的问题所在。华为1988年由解放军的一名前军官创立,启动资金不足4000美元。随后,它逐渐从一个小进口商壮大成为了一个巨人,去年它的收入增长了43%,超过180亿美元,即将超过诺基亚、西门子成为仅次于爱立信的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  相似文献   
229.
在我国司法体制中,时常出现调解一词,它既会出现在公权主体中,还会出现在私权主体中,调解为各个利益主体提供了有利的资源和机会.然而,在实际调解过程中,存在司法活动混乱的现象.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应加强调解协议的再审.本文以新民诉法为背景,首先介绍调解协议的再审历史和困境,然后重新界定了调解协议再审的功能,最后对其出路进行着重探究.  相似文献   
230.
要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0,(10):13-13
<正>《新民周刊》2010年第15期干旱带来的反思抗旱救灾中,悲壮或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然而灾难之下我们更需要反思。《新民周刊》走访灾区许多官员,这些官员认为,天灾本并不至于引发灾区如此的被动,此次干旱暴露出的最大特点就是西南地区水利设施的建设滞后以及工程性缺水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