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395篇
中国共产党   572篇
中国政治   581篇
政治理论   279篇
综合类   45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61.
民事诉讼模式理论自199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其所倡导的向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转型的改革进路由于精当描述并批判了当时中国司法实践的现实状态和准确指明并预测了未来中国司法改革的方向,在学科内外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但进入21世纪以后,民事诉讼模式理论也面临着空心化和空谈化的批评,理论界提出了协同主义等概念试图挑战当事人主义的地位,而实务界所倡导的司法能动等理念和相关制度改革也与当事人主义构成悖反.从方法论的角度观察,民事诉讼模式理论发挥着范式革命的效果,而当事人主义则在可证伪性和确定性的意义上是具有科学性.因而,民事诉讼模式理论目前的危机并非因为其不够科学,而是由于过于宏观,无法直接指导具体的制度设计和操作,有必要加大中层概念的研究,根据民事诉讼模式的原理,形成关于诉讼行为、诉讼标的等中层概念的通说,民事诉讼模式理论当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862.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概括总结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确提出,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系统论述,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世界观引领和方法论指导,是一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文献。  相似文献   
863.
刘超 《法学论坛》2021,36(2):25-35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构成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内涵丰富、体系完备的理论体系,在价值论、关系论和方法论等几个层面综合实现了生态环境法治的理论创新。在价值论层面,从拓展人的全面价值、彰显和谐发展价值和引入生态安全价值等方面,创新了传统法律价值理论;在法律关系论层面,生态文明法治理论淡化了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二元论,进而主张参与环境公共事务的主体“多元化”、彰显了多类客体之间的结构性;在方法论层面,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秉持整体观方法、倡导协同治理方法、坚持底线思维方法,为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与制度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方法指引。  相似文献   
864.
新闻价值一般理解为是新闻客体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对于新闻主体需要的一种效应,它来源于新闻客体,取决于新闻主体,产生于新闻实践活动。对新闻活动中“新闻价值主体”进行探讨,必须从两个不同层次进行认识:一个是直接面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加工的新闻工作者;另一个便是面对经过选择加工并经过各种通道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受众。以受众为中心、以传者为主导,实现两个主体价值评价的最大重叠才能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865.
这个选题的学术争鸣性是非常突出的,不仅仅在于这一选题的对象与内容(关于制度与人性方面的讨论历来都是思想家热衷的话题),而归于选题本身的提出,就存在着质疑。正如选题提出后,很多前期性问题都不容我们忽视:制度与人性能否具有可比性?这一命题是否是个伪问题?恶的定义应该是什么,是通常道德评判范畴还是其他?甚至这其中的一切评价标准是否合理?即使进行比较,是否能有最终明了、确定的答案?这些都提醒着我们不要跳进这个预设的陷阱。可我们却仍执著地跳了进去,纵然起跳的方式千姿百态。我们甚至希望更多的人与我们一起跳进去,将思考进行到底,我们都试图在思考中厘清这两者的关系(甚至可以微观到个体行为的取舍),来寻找个人生存的意义,重建社会治理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86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把握和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长远和当前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十大关系,对我们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掌握科学的改革方法论,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及时准确落实到位,继续把改革全面引向深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67.
传统国际私法理论将识别仅作为冲突规范或准据法中的一个附带制度,内容过于狭窄。在现代与当代,识别对于法律适用或法律选择已具有直接意义,可成为判断国际私法案件的一种基本的和通用的制度存在形式。因此,有必要将识别从国际私法冲突规范与准据法等制度内容中独立出来,成为与其他国际私法制度并行的一项基本制度。如此,国际私法上的识别意义、尤其是识别方法就具有了研究的专门性。从法学方法论出发的识别方法论可建立其基本的分析理论,它既是识别的理论基础部分,又是识别的司法实施内容。  相似文献   
868.
法学方法在德语语境中指法律适用的方法。德国的法学方法论最具有代表性,在先后经历了历史法学、概念法学、自由法学和利益法学的百年发展后,方法论完成了从“概念法学”到“利益法学”的最大范式转换。二战后,评价法学崛起,在吸收新理论的同时进一步补阙旧理论的不足,使法学方法论日臻完善。当然,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法学方法论亦有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  相似文献   
869.
邓小平对社会发展代价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他肯定社会发展代价存在的客观性,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并结合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正确应对和有效减少与克服社会发展代价的思路、策略与方法。研究邓小平的社会发展代价观对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70.
历史制度主义作为新制度主义的三大流派之一,在批判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缺陷和吸收其优点以及传承旧制度主义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和推行一套新的研究理路,即从历史中探求制度的起源和变迁的不同过程,以制度为核心考察历史、分析历史,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效。历史制度主义尽管产生和成长于西方的文化土壤和学术环境,但总体来看,其对于中国政治学者研究和解释中国的政治现象与政治问题,仍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