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1篇
法律   48篇
中国共产党   97篇
中国政治   246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中国的族群政策怎么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绪 《同舟共进》2009,(12):23-24
【国族认同:要改变我们对"民族"的定义】 中国的族群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除新疆、西藏外,各民族关系和睦,基本不存在所谓的"民族"问题。这就使得一些民族政策在部分地区有效,在部分地区却失效。而西藏、新疆的民族问题,又和政治、宗教、分裂主义、  相似文献   
22.
《学理论》2015,(13)
芬兰从最开始的被瑞典殖民,到后期芬兰民族意识的觉醒,再到现在芬兰语族群和瑞典语族群和谐发展,芬兰在斗争和妥协中找出了一条多元主义族群治理模式,本文通过对芬兰多元主义族群治理模式的分析,希望为我国民族政策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3.
缅甸若开邦罗兴伽人的生存与发展引起全球关注,而对罗兴伽人的介绍、分析绕不开一个话题——身份问题。作为一个群体,罗兴伽人存在族群身份和公民身份两种角色。从族群特征来看,罗兴伽人的族群特征是明显的,且族群认同较高。但从1982年《缅甸公民法》来看,罗兴伽人未被承认为缅甸本土少数族群,亦未被赋予公民身份。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原本广泛存在于世界上多族群国家的族群认同与公民认同之间的矛盾在罗兴伽人身上演变为另一对事实上的矛盾:罗兴伽人处于一个内部较高的"自我假定"的族群身份认同与未被"他者赋予"族群身份、公民身份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使当前罗兴伽人身份认同陷入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24.
焦兵 《国际展望》2015,(2):127-145,150
对于由某一族群主导的中央政府与国内其他族群发生的族群冲突,通常的理论解释主要关注后者对前者的不满以及其武装反抗能力。但是,这种研究路径不能解释为什么冲突双方不能达成反映双方实力对比的妥协方案以避免族群冲突。为了解答这一疑问,有必要关注冲突双方的战略互动。在战略互动过程中,族群冲突双方对彼此实力、意图和战争决心的评估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阻碍双方达成基于真实实力对比的和平协议;即使双方掌握对称信息,但由于担心彼此不能真正履行和平承诺,同样阻碍和平协议的达成;更为重要的是,冲突双方争执的核心问题可能具有不容妥协、不可分割的价值。和平谈判的失败意味着族群冲突的爆发。因此,要防止族群冲突的发生或重建战后和平,第三方的调解和安全保证至关重要,这对于中国介入非洲的族群冲突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5.
20世纪下半叶,中国西南边陲成为欧美学界"中国学"的新一轮关注焦点.整体主义的研究取向以"帝国研究"的模式来考量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而"区域研究"运用地方化视角,探求"中国西南"社会的内在发展逻辑,力图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呈现多样性.在新历史主义的影响下,欧美学界以超越国家主义的宏观视角,将"中国西南"视为一种文化符号,致力于在"文化"和"社会"的脉络中来理解其族群认同与历史书写.  相似文献   
26.
27.
依儒家生生理念,差异、新旧、对抗等矛盾关系都是基于构成生命的内部元素的互动分化而成,由于这种互动分化导致了协和差异、新旧、对抗等矛盾关系之“和正”理念的丧失,从而转变为致害生命的差异关系、新旧关系、对抗关系。因此,寻找导致“和正”理念丧失的原因以使“和正”理念重新融入生命系统,便成为实现差异、新旧、对抗等关系由恶性转为良性的契机。“和存”差异、“和顺”新旧、“和解”对抗,便是使“和正”理念融入生命系统从而实现“和生”的有效方式。殆无疑义的是,儒家生生理念所蕴含的化解矛盾的智慧,对当今世界充满敌意且极度混乱的族群关系的协调有着独特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8.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载体,模塑着人们的观念、信仰和心理世界。不同的族群文化传统折射出各族群的“族群心理”。面对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少数族群因其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发展的相对滞后,容易产生文化隔阂和对本族文化的自我维护与适应。这种相对封闭的文化和心理,是导致少数族群及其社区贫困的根源之一。正确处理族群间的关系,促进不同族群文化间的交流和相互适应,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和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是少数族群及其社区消除贫困、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石茂明博士的新著《跨国苗族研究———民族与国家的边界》进行了一定的评述。在评价该著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还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30.
中国近代行政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中国古代,虽有庞大的官僚机器,也有非常严密的行政官制体系和规范,但是没有近代意义上的行政法和行政法学.中国近代行政法和行政法学是在19世纪30年代之后,随着西法东渐的浪潮一起诞生的.本文对这一具体过程作了比较细致的描述,对其中的几部代表作进行了评述,并对中国近代行政法学的特点以及对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的影响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