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48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4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61篇
中国政治   72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一、丁谓其人丁谓,字谓之,后更字公言,苏州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文名早著,受到当时的文学大家王禹偁的极力推崇。淳化三年(992年)中进士第,在地方为官,颇有政绩,曾经"招抚溪洞夷人,颇著威惠,部民借留,凡五年不得代。"后来他回到朝廷中央,对真宗朝的财政工作颇有建树。由于丁谓文学优秀,又有过人的吏治才干,得到了真宗朝名臣寇准的推荐,并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成为参知政事,进入二府。  相似文献   
132.
133.
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实施周边依托战略、平衡美国的战略围堵有着积极意义。中韩关系深化过程中将遇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中国应积极作为,推进中韩FTA建设,纠正贸易、投资的不平衡,并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先重点落实货币直接兑换项目,再渐进地把韩国拉到AIIB的建设中来。在朝核问题、朝鲜半岛统一等问题上,引导韩国做出更为理性的选择,缩小立场差距形成合力,推动这些问题早日解决。中国应尝试从历史文化的"区域特性"入手,消除历史争议,化解民间对立情绪。在深化中韩关系之时应注意舆论陷阱,积极推动中朝关系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4.
朱文强 《小康》2011,(4):102-105
在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之间,争议不断的中国核电在"十一五"期间飞速发展着。突如其来的日本核危机,让中国不得不放慢了开发核电的脚步,重估核电安全将成为今后政府发展核能源的重心东京时间3月11日14点46分,一场里氏9.0级地震袭击日本。随着地震的发生,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停止运行,核电站1号、2号、3号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随之而来的海啸导致所有应急柴油发电机出现故障,核泄漏危机降临。  相似文献   
135.
清代乾隆朝,有位江宁人名叫秦大士(涧泉)。一次,他与几个朋友游杭州西湖,一路笑谈,不知不觉到了岳庙、岳坟一带。大家一想,坏啦,怎么来这儿了?这里庙内有岳飞的塑像,坟前有秦桧和夫人王氏的跪像,而且那脖子上还分别挂着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136.
周国瑞 《求索》2012,(8):93-96
清鲜护照制度的确立是清鲜双方对传统封贡关系适当调整的具体表现,是为防止日商独占朝鲜市场及促进清鲜商旅贸易往来的必然要求。1882年,《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签订以后,清鲜水陆贸易放开,两国商旅往来人数剧增。清政府因应形势变化积极简化护照的申领及发放程序,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清鲜护照虽然具有近代外交意义,但是仍然不能逾越传统的封贡关系。  相似文献   
137.
韩国的外交困境:一个概括性框架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韩国外交面临着一种两难选择的困境。通过对60余年来韩国外交历程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以政权存续为主要目标的安保外交时期,这种困境是不存在的;而进入冷战后的统一外交时期之后,韩国在包括对美外交与对朝外交、和平外交与统一外交、同盟外交与均衡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的处理原则上在全社会(包括政治精英和社会大众)还没有形成广泛而稳定的共识,从而使韩国的对外政策在近年来表现出随着政府的换届而不断摇摆、缺乏稳定性的特征,整体反映出韩国在处理朝韩关系及统一问题上的不自信。韩国只有在这些重大的外交原则问题上形成广泛而稳定的共识才有可能摆脱目前的困境,进一步推进统一外交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8.
编者的话     
正中美关系及其互动对于全球及亚太秩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本刊特别关注的话题之一。左希迎认为,当前在亚太地区,美国将不可避免的进行战略收缩,而中国则正在加速崛起,这既为中国提供了战略机遇,同时也给亚太秩序的未来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对此,中国应该秉持一种渐进性的战略,追求有限的战略目标。这一研究视角对于中国的现实政策具有一定借鉴价值。朝鲜对中国的东北亚经略始终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期两篇论文分别从历史和时政角度讨论了这一话题。周方银和李源晋的切入点是观念因素对于国家间关系的影响。他们以明清时期的中朝关系为案例,探讨了正统观在  相似文献   
139.
朝鲜半岛问题成因复杂, 各方利益交错。本次朝核危机又一次使东北亚紧张局势骤 然升级, 美朝之间敌意过深, 问题的解决面临严峻考验。意识形态、国内政治、国际社会的态度都会 影响美对朝政策的制定。大选在即, 出于国内选举因素的考虑, 布什政府今后一段时间会更多地从 多边主义角度争取和平解决朝核问题, 朝鲜半岛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也迎来了一个短暂战略机遇期。 如果双方未能抓住这一机遇达成妥协, 则美国武力解决朝核问题的可能性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0.
正他亲历长征,且三过草地;三大战役,他征战两场;抗美援朝,他指挥了在板门店前线的最后一战;珍宝岛冲突,他一线指挥,冷战扬名。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将军之一。他是萧全夫。"我不能当逞一时之勇的匹夫,要做胸有全局的全夫!"1916年9月13日,萧全夫出生于河南商城县丁家埠(今属安徽金寨县汤家汇)一个贫苦农家,原名萧全福。然而,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