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一、常见模式评析 当下,公安机关调解民间纠纷已经成了中国社会不可或缺的纠纷解决形式。对于民众而言,“有纠纷找警察”已经成了“有困难找警察”的核心内容。对于公安机关而言,尤其是对于公安派出所,调解民间纠纷已经成了主要的工作之一。然而,由于法律对公安机关调解民间纠纷规定的抽象性及模糊性,在公安机关内部,人们对这种现象的态度分歧很大,认为公安机关应该调解、  相似文献   
112.
张珣 《探索与争鸣》2022,(5):80-87+178-179
张江教授的《中国阐释学建构的若干难题》从六个方面探讨了中国阐释学的发展方向,令人受益匪浅。但在现代阐释学“学科思维”的框架下讨论跨学科,事实上难以避免依循西方的范式、逻辑和理论框架。阐释学在中国的发展方向,将从不自觉地偏向“给中国阐释实践注入现代学科元素”,最终转向“西方阐释学的中国发展”。而建设“中国阐释学”,应以建构和确立“中国性”为宗旨,指明民族特征,宣示民族身份。作为“阐释主体”的中国,可以传统阐释实践的“无学科性”和“模糊性”独立于西方阐释理论之外;作为“被阐释之客体”的中国,可以通过向汉学领域的跨越来确认“中国”概念,使用自身身份与西方达成“身份共识”,从而来构建理论沟通的基础,使中国阐释理论进入现代阐释理论体系之内。  相似文献   
113.
刑法规范:模糊与明确之间的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评论》2008,26(2):26-33
刑法规范的模糊性与明确性之争,关系到刑法规范适用之价值取向,其渊源来自法哲学领域的法的实质性依据与形式性依据。大陆法系国家一般主张刑法规范必须明确,英美法系国家则历来允许模糊性刑法规范与明确性刑法规范并存。刑法规范的模糊性有利于因情而变,实现社会正义,但易导致司法裁量权扩张以及司法擅断,需要严格的程序规则保障。为了贯彻明确性原则,刑罚规范中运用评估性用语时必须遵循两点,即不可避免性与合理性。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违背明确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4.
庞碧霞 《湖湘论坛》2007,20(3):81-82
新准则在五个方面引用公允价值模式,在会计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然而现行公允价值会计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务操作中都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为了防止实务中运用公允价值操纵会计利润,应加强其理论研究,规范概念,明确标准,同时规范在符合公允价值内涵条件下的领域采用.  相似文献   
115.
冷翔 《山西青年》2022,(5):27-29
高等教育目的指引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教授对高等教育目的有着独到见解。从概念定义上来看,克拉克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模糊的,但在实际践行中,高等教育的目的却是具有适切性的。探讨与解读克拉克教授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高等教育目的,对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6.
"模糊性战略"本是文在寅政府为处理中韩因"萨德事件"产生的矛盾而推行的外交政策,但随着中美从"合作"走向"竞争","模糊性战略"逐渐成为韩国处理同中美关系的外交战略.韩国在处理中美战略竞争相关议题时,不追求在所有问题领域追随哪一个国家,而是根据不同问题具体做出应对,在每一个问题领域都体现出韩国对国家利益的追求.文在寅政府的"模糊性战略"受制于中美韩三边关系互动和国内进步势力与保守势力斗争的双重影响.从自身利益出发,中国应尊重韩国的这一外交战略选择,加强中韩外交关系,推动中韩走向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17.
法的模糊性之存在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良  邓慧强 《河北法学》2006,24(12):54-58
法的模糊性是法律所具有的归属不完全的属性.它寓于法的存在论、价值论和认识论之中.从法的存在论看,法的模糊性显现为法本质的多面性.法律具有不完全归属于经济、政治、道德和理性或绝对理念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8.
诗歌翻译的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具有模糊性 ,其模糊语言创造美。它必然给诗歌翻译带来许多问题 ,包括翻译标准与方法。本文试图对汉诗英译翻译标准的模糊把握和翻译方法的灵活运用进行探讨 ,为译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9.
新闻的本质是向受众传达信息,精确性体现了新闻的无限追求。精确新闻报道最大的魅力是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全面性。但是模糊性也是新闻实践中无法回避的现实,在具体实务中体现为主动模糊和被动模糊。在新闻报道中,精确性和模糊性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我们要在实际操作中很好地平衡两者的关系,从而将其效果发挥最佳状况。  相似文献   
120.
中国(内地)城市摊贩监管行动缘何稳定于"模糊性治理"?在理论层面,这个研究问题关乎政策行动或政府行为模式选择的机会、内容与新的选择机会三个紧密相关的问题。依据"新多源流模型",政策行动选择受到"议题流"、"行动流"和"规则流"等三种政策溪流(即"变量集装箱")的"流向"、"流量"和"水质"等变数的塑造和制约。政策溪流之间的离散或汇聚乃是一连串因果机制相互作用(即"机制串联")的结果。当政策溪流汇流之时,政策行动选择(或变迁)的机会之窗开启。特定政策行动或政府行为模式的选定及其稳定,需从政策语境、政策溪流、政策行动的属性(譬如模糊性治理的功能或政策效应)、决策者的意向性以及相关机制串联过程的交互作用中进行解释。换言之,为了深刻解释这种独特的政策选择现象与政策稳定现象,有必要综合运用机制性解释与功能性解释。前者着力于变量和因果机制的角度;后者则着力于政策行动或政府行为模式(即"模糊性治理")所具功能的角度。考虑到行文,本项研究重点进行机制性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