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行政权在经济领域运用的初衷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但是,如果在经济领域过多的运用行政权,即一旦出现行政权模糊性扩张现象,其结果往往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协调运行。本文从行政权介入经济领域到其模糊性扩张的演变过程和法律运行环节两方面分析,试图为行政权理性归位于经济领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2.
法律应当具有“显明性” ,但仅仅有“显明性”是不够的 ,现代法律实践中还要求法律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从法律学意义上讲就是应当使法律本身与客观现实达到一种契合 ,使法律具有适应性与可操作性 ,而法律的“模糊性”则是使之契合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93.
立法语言:从模糊走向明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颖 《政法论丛》2010,(6):43-49
立法语言的模糊性是必然的,其原因包括认识的局限性、语言本身的有限性、立法者的差异性以及立法技术的选择等因素。明确性的语言对于立法活动来说是一种追求和渐进实现的目标,因此,应该注重提高立法者的素质,本着简约、确定、谨慎的原则进行立法语言的选择,并通过法的解释促使立法语言从模糊走向明确。  相似文献   
94.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法律语言最鲜明的特点是准确性,但模糊语在法律语言中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法律语言中模糊现象进行分析,为立法、司法、执法活动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95.
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对法律语言提出了精准为要的要求。精确不一定就意味着极度清晰,它也可能包括采用适当程度的模糊性。近年来,法律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引起了广泛关注。从法律语言的模糊现象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原因,论述其不可避免性。  相似文献   
96.
人类认识世界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自然语言是反映这个世界的,人类可以通过模糊性认知了解这个世界。自然语言的种类繁多,然而人们却能克服语言之间的障碍进行有效的交际,这说明语言之间存在着共性。正是因为这种共性才使得翻译成为可能。但是由于自然语言在语音、语法、语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并不是绝对的等值或等效翻译,而是一个近似的、模糊的等值翻译。  相似文献   
97.
语言模糊性的客观存在决定我们在文本阐释过程中不能一味求"信",而应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从语言本体的模糊性反观文本阐释活动,阐释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解除文化因素困扰,模糊与精确相互转换,灵感思维,形象转换等方面。而且,阐释主体在阐释过程中的自由创造度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98.
罪刑法定作为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要求刑法对犯罪构成要件及处罚的规定实现明确性。我国刑事立法、刑法理论与实务界在贯彻理解该原则时 ,过度追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而致罪刑法定原则日趋教条化、本本化 ,有堕入法律形式主义并致法律实质虚无主义之虞。刑事立法技术的局限性决定了刑法规范的明确性只能是相对的 ,一定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不可避免。树立客观而科学的罪刑法定观 ,实事求是地理解构成要件的明确性原则 ,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我国刑法中存在诸多模糊之处,而刑法模糊性的产生具有不可避免性,这便与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要求之间存在紧张关系。然而,刑法的模糊性本身并非一件坏事,只要我们能正确地对待它,它同样可以起到有效地保护人权、保障自由、打击犯罪的作用,并能与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明确性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0.
波伏瓦的《模糊性的道德》对人类的生存状况作了深刻的思考。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下,波伏瓦开始研读黑格尔、克尔恺郭尔、康德等哲学先驱的著作,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存在主义哲学观,提出了“存在的模糊性”的观念,并且从美学、自由、行动和时间等角度分别阐述了其模糊性的特性和体现,最后提出要建立一种模糊性的道德。她主张承担自身的存在,争取自由,让我们的存在处于向无限性开放的有限性中。正像那个古老的谚语所说的那样:“不管结果怎样,做你该做的事。”如果每个人真的做他该做的事,那么每个人的存在将得到拯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