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0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5篇
法律   508篇
中国共产党   210篇
中国政治   386篇
政治理论   124篇
综合类   18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陈南雁 《德国研究》2006,21(2):36-42
二战后西欧各国基于各自独特的历史、现实情况和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移民政策经历了从宽松到严紧,再到宽严结合的过程。欧洲层面上的移民政策则受国家主权和超国家因素这对矛盾的影响,经历了一个从成员国各自为政到相互协调,再到进一步一体化的过程。其间欧盟国家中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国如德国,对欧洲移民政策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103.
欧盟有关商标的最重要立法是“协调成员国商标法的1998年12月共同体理事会第一号指令”(以下简称一号指令)和“关于共同体商标的1993年12月20日理事会条例”(以下简称共同体商标条例)。除此之外,还有若干程序性的立法和指南。欧盟商标法上与混淆有关的规定分为三种情形:一是商标及其覆盖的产品或服务均相同;二是商标相同或近似,其所覆盖的产品或服务也相同或类似;三是商标相同或近似,但其覆盖的产品或服务不类似。在上述三种情况下,在先商标都会受到保护,但保护的程度和条件不同。从严格意义上说,上述三种情形中只有第二种与混淆有关。因此,…  相似文献   
104.
浅论中东欧国家政治体制的欧盟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欧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发生剧变后,开始了其体制转轨。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政治体制方面出现了与欧盟原有成员国的模式接近并趋同的过程,即欧盟化的过程。这种趋同既有中东欧国家自身的原因,又有欧盟的驱动和压力,欧盟对于中东欧国家的欧盟化过程提供了帮助和支持。当然,中东欧国家与欧盟原有成员国的模式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中东欧国家既面临本身机制转轨的压力,又面临加入欧盟的压力。这种双重压力在它们入盟后仍将继续存在,并影响其政治体制运行的质量和在欧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5.
相互承认原则是指各国共同作出承诺,以监管标准的最低限度协调为基础认可对方的监管规则,从而对跨境金融服务开放市场,其基本精神是在消除贸易壁垒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促进监管竞争,自发地形成最优的监管标准。这一原则的确立与欧盟金融服务市场一体化方法的转变有着密切联系,其普遍推行也是这种新的一体化模式成功运用的结果。实践表明,这一原则是不完整的。在促进监管竞争、实现服务自由方面,这一原则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06.
新农村建设中的若干社会治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群体性案事件呈上升趋势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镇工业的迅猛发展,工程建设、城市扩建、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劳动力安置补偿等工作会越来越繁多、复杂。如果对一些具体问题处理得不好,尤其是对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问题处理得不好,将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同时,在工业化进程中,“亦工亦农”的农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对企业的依赖程度增强,导致因企业兴衰及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矛盾和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增多,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稳定。在一些地方,群众上访、闹事、群体殴斗案事件就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随着国际格局的急剧变化,欧盟开始经历战略觉醒,对外战略发生明显转变,强调战略自主并宣示参与地缘政治竞争。在这一背景下,欧盟的东亚安全政策在延续以往特征的同时出现新动向:第一,继续强调价值观等规范性目标和有效的多边主义手段,呈现“有原则”的安全行为体特征。第二,提出承担“海上安全提供者”的责任,在加强安全政策的务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鼓励成员国加大参与南海等地区的“航行自由行动”,加强海军外交和海军部署,为其海上安全行为体身份提供一定程度的硬实力保障。第三,宣示第三方立场,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为提升自身影响力谋求战略空间。中国需要警惕欧盟战略和政策转向带来的周边环境变化,加大与欧盟的接触和合作,争取其在具体政策领域保持相对中立的立场而不会完全倒向美国。  相似文献   
108.
王程乐 《德国研究》2007,22(4):14-20
国际关系领域的第四次论战围绕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展开.近年来,一些欧洲学者试图从经验性研究出发对两种理论进行综合,研究政治行为体与结构之间的互动机制.本文基于德国学者弗兰克·施莫芬尼(Frank Schimmelfennig)对欧盟东扩决议过程的分析,介绍他所提出的修辞行为理论(rhetorical action)①,阐释其理论提出的前提和出发点及其主要主张,最后将对修辞行为理论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贡献和局限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9.
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解决的是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政绩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领导干部身上的具体体现,对领导干部如何从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政绩观是否端正,不仅影响到领导干部自身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  相似文献   
110.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自确立后,经历了曲折的历程。除了在个别时期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民主高涨,使陪审制度得到较好实施以外,在绝大部分时间里由于"极左"路线、政治和司法集权以及制度设计上的原因,陪审制度或者被弃之不用,或者其实施仅流于形式。2005年新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本身仍存在很多问题,原因在于该制度对陪审员的职责定位不准,仍把陪审员定位于法官的参谋和助手,没有将陪审员的职责定位于对职业法官的监督制约,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将保护民众的权利作为立法目的。在民众权利日益受到公权力和个别职业法官侵犯和威胁的今天,陪审制度应把保护民众的权利作为其立法目的,以民主和权力制约作为制度设计的理念,这符合时代要求和民众的愿望,这样才能使该制度免于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