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58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万静 《理论月刊》2008,(9):144-146
北宋词人贺铸存词近三百首,其愁情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技巧上,都是东山词艺术魅力的主要表现。贺铸愁情词字面圆熟、精新、工秀,善于化用前代诗作的整体精神境界;以情为中心布置景物描写,景随情变;用丰富新颖的比喻描写愁情。其笔下的愁情典雅而不刻板,浓烈又不失轻浅,奇异灵动,变化无端。  相似文献   
92.
筷子的比喻     
郭海滨 《人民公安》2008,(17):60-60
我们一家3口坐在一起吃饭。女儿突然来了一句“你们两个倒好.西安去了,九寨淘去了。我爸连北京、犬连都去过了,而我,哼,才去过武都!”女儿那时8岁多点。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她这个年龄.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丸其是受电视等媒体的影响.对小小的成县甚至武都已经放不到眼里了。  相似文献   
93.
英汉语言中大量动物词均被赋予了某种比喻和象征意义,但由于文化的内容、传统、心理的差异,它们之间同中有异、也异中存同。本文透过以下几方面对它们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喻体相同且喻意相似、喻体相同但喻意不同、喻体不同而喻意相似及喻体喻意的空缺,旨在帮助我们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94.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是把听觉、视觉、嗅觉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朱自清在散文《荷塘月色》中两次用了这种通感的方法,“状难写之景如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相似文献   
95.
为政重在立德,立德先要修身。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无论古今中外,做官都必先做人,做人都必先修身。领导干部修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是思想、道德和精神修养,用  相似文献   
96.
形象化比喻在法律概念教学中具有优越性,但需要教师的创造性思维,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在有限责任公司概念讲授中,教师先要深刻理解概念,再运用比喻将抽象概念进行形象化转换,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7.
余华早期作品颇具特色,语言中最具魅力的便是比喻。本文从比喻的基本点、达到的艺术效果、喻式及辞格等方面分析了余华早期作品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98.
根据韩礼德的理论,语言由三元功能组成,即概念性功能、人际关系性功能和文本性功能。与传统的词汇比喻相对应,语法比喻就上述三种功能都单独发挥作用。本文围绕语法比喻的类型、与谈话方式、文本组织和语言类型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
《福建党史月刊》2013,(16):54-54
把人民群众比喻为“动力”。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向党的七大提交的书面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0.
正"天马行空"的成语出自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於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清·昭梿《啸亭杂录·山舟书法》:"惟公兼数人之长,出入苏米,笔力纵横,浑如天马行空。"意指天神之马来往疾行于空中。比喻思想行为无拘无束。亦形容文笔超逸流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