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84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20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5篇
法律   581篇
中国共产党   558篇
中国政治   867篇
政治理论   233篇
综合类   23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民安 《中外法学》1997,(2):112-115
<正> 出卖人就其出卖的产品或建筑物所存在的隐蔽性缺陷对买受人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这是法国民法的原则性规定原则上讲,出卖人仅对与自己有直接契约关系的买受人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对契约关系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承担此种责任,即便契约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因出卖人出卖的隐蔽瑕疵而遭到损害,他也不能对瑕疵产品的最初出卖人主张契约法上的效力。这既是契约效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契约相对性原则的必然要求。在现代民法和英美判例法中,契约相对性原则虽然正在被逐渐动摇,出现了德国法上的“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契约”美国法上的“利益第三人担保责任”和法国法中的“契约性聚集”等制度,使契约之保护力延伸到契约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适应法律的此种发展趋势,法国司法改变传统法国民法关于瑕疵担保责任仅在契约当事人之间产生效力的观念,以判例的方式确立起瑕疵产品或建筑物的  相似文献   
22.
新加坡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境内具有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道德价值观,为此新加坡政府注重统一国民思想,共同致力于发展。他们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心理上认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并在这一旗帜下为新加坡而奋斗。每当国庆、元旦、华人春节等重大节日,都反复重申国家意识这一立国之本。1991年,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此后,学校、文化团…  相似文献   
23.
乱世为法提供了生长的社会环境和土壤,同时它也是法生长的必经阶段。一般来说,法在乱世中较之在治世中生长得更为迅速。本文拟以法国大革命为例,从法律思想、法制化进程、民众法意识和法律传统这四个方面来分析法在乱世中的生长。  相似文献   
24.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的终极意义就是要提高国民幸福总值:国民幸福总值的增加,一方面,要靠政府的善治来提供外在的条件、环境和空间,让和谐社会作为国民幸福的根基;另一方面,更要靠我们同民个体构建内心的和谐来获得。所谓内心的和谐(主观幸福感),就是指人的主观感受对于外在世界的反映达到一种协调,表现为满意,进而产生和谐、愉悦的感觉。内心的和谐往往是物质与精神的协调统一,是国民个体主观感到的内在与外在的和谐。而若想构建内心的和谐,就必须在明确影响国民内心和谐的三大心理要素即个体的性格、认知、情感的基础上,调整好国民的心态,让国民正确看待社会,努力培养国民的健康人格,从而尽可能让国民拥有更多的幸福。其具体构建内心和谐的途径有三点。  相似文献   
25.
卫韦 《前沿》2003,(10):186-188
法国的启蒙运动留给了近代世界一笔宝贵的财富———自然科学和理性。理性作为启蒙运动的中心议题 ,作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无一不贯穿于法国的各个领域 :哲学、自然科学、宗教甚至法国大革命也深受其影响。法国的理性不再扮演人的天赋能力的角色 ,而是作为人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一种能力和思维方式。本位的主旨就是证明理性如何作为一种方法被法国人运用到极致的  相似文献   
26.
中法两国在地理条件、历史演进、政治形态、经济社会问题、文化特征、民族性格、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等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两国国情诸多相似之处,一方面包含着有利于国家发展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某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中法国情比较,使我们更加客观地审视我国自身的优劣因素,特别是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7.
《友声》2005,(4):37-37
随同法国总理拉法兰访华的法国议员代表团在参议员、波尔多市副市长、“首届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法方指导委员会主席雅克&#183;瓦拉德团长的率领下于4月21日上午拜会了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并与陈昊苏会长一起主持了“首届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28.
周勇 《探索》2005,1(5):18-21
国民参政会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国民政府成立,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全国最高咨询机关,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抗战时期是中国政治民主进程的转折时期,国民参政会的设立,为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提供了一个契机。国民参政会为动员人力物力,支援抗战,协助政府推进经济建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公 开性和透明性已经成为公众评价政府是否廉洁和高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达到这个指标 ,各国政府设计出很多的制度 ,其中一项就是国家公职人员财务公开制度。我国也在1995年4月发布了《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 ,这可以说是我国有关国家公职人员进行财务公开的一项最早的规定 ,对有效预防腐败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相对于国外成熟的财务公开制度而言 ,我国的公职人员财务公开制度还有很多急待改进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这一制度 ,我们有必要了解国外的国家公职人员财务公开制度。美国:在众多实行财务公开的国家…  相似文献   
30.
任民 《思想工作》2005,(7):43-43
5月31日,多米尼克·德维尔潘临危受命出任法国总理。这个已经50岁出头的高个男子,卷发,一副艺术家的打扮。“他会自文学始,也会伴文学终”1953年11月14日,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出生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按法国姓氏的规则,虚字“德”表示贵族家庭渊源,德维尔潘家庭也如此。多米尼克的父亲是个大企业家,母亲也是名门闺秀。父母都酷爱历史与文学艺术。德维尔潘从小受到严格的家教,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外语。父亲每晚喜欢以轻松的方式来测试孩子们掌握的知识,每个孩子都要挨个地回答像奥斯特里茨战役是怎么回事等类问题。母亲则喜爱将诗句抄在卡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