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87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何静 《理论导刊》2007,(7):104-106
王阳明摒弃陆九渊对程朱理学的沿袭之累,在继承陆学的心本论和工夫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缜密的心学体系,从而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22.
宋明五百年道学史上 ,王阳明可算是最有光辉的人物。这不仅在哲学思想方面 ,其心学体系一反程朱道学正宗 ,引领了明末清初启蒙思潮和实学思潮 ,而且在政治事功上 ,阳明叱咤风云 ,扶拄江山 ,可谓中明之栋梁。作为哲学家、政治家及军事家的阳明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其光辉的政治军事功绩乃是以其深刻的哲学思想作为指导的 ,而其哲学思想又是在政治军事的实践中不断升华的 ,这主要表现在其“知行合一”的智识上。  相似文献   
23.
我们的心愿     
顾久 《人大论坛》2009,(11):46-47
贵州是一个多山的省。王阳明到贵州时,曾经感叹说:“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说天下的大山,都到云南贵州来了,横着看,连绵万里,竖着看,直达天际。  相似文献   
24.
王阳明<五经臆说序>中"得鱼而忘筌,醪尽而糟粕弃之"提法,主要是批评朱子后学拘泥朱子文字蹈旧的习气,其意义在于打破新的经学垄断和经学教条.  相似文献   
25.
《钦定四书文》中收有王阳明制义三篇,为通行王明集所未收录的佚文。分别为“志士仁人”一节、“《诗》云‘鸢飞戾天’一节”和“子哙不得与人燕”二句。  相似文献   
26.
乐在贵阳     
罗树 《当代贵州》2012,(10):48-49
贵阳之晨贵阳的早晨,关乎这样一些动人的东西:合群路通宵营业的小吃街,它让贵阳的夜晚不再是寂暗;黔灵山的钟声,它让这个城市每一天都沐浴在佛光里;南明河彻夜不停的水声,它让这个城市的历史与未来变得有根可循……当然,贵阳的早晨最动人的应该还是陀螺——童年时最为钟情的一种  相似文献   
2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的做人之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笔者认为,践行"三严三实",重在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指客体顺应主体,知与行的合一。知行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行便是知,而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相似文献   
28.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虽然不是直接谈美,但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王阳明一生从事教育,其目标就是教人"致良知",体认自有本心,成就完满人格。明确人人具有成圣的潜质,树立成圣的理想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目标。王阳明"心外无物"的审美本质论,极大地提升了主体的地位,万物的本质向人开放,万物的意义向人生成。启示青年学子投身世界,拥抱世界,并具有为世界揭示意义的广阔胸怀和宏大气魄。王阳明以身心的体悟和实践为"致良知"的工夫,重视通过情感的力量来化育人心。寓教于乐启示我们把德育和美育结合起来,通过"乐"的工夫来潜移默化地激发本心"良知",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乐在其中也学在其中。王阳明"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引领学生超越有限的生命存在和有限的意义,获得精神的自由,去追求"万物一体"的最高审美境界亦是"天人合一"的最高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9.
王畿的“四无论”与钱德洪的“四有论”(实为“一无三有论”)至少有一共同前提,即“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无论在其早期,还是在其中晚期,其“至善是心之本体”的提法未曾间断且具诠释的连贯性。他揭示出其心之本体的核心意蕴,吾心是至善所止之地,吾心即是吾性,至善既是心本体的本质性规定,亦是心本体的根源性存在。至善的特殊品质在于“诚”。  相似文献   
30.
心正天下正     
李卓 《中国监察》2016,(5):58-59
心本来就是"正"的,"不正"只是被私欲牵引所致。"正心"其实并不难,即时检点存养,心便正。难在心之常觉、常明、常正,常能自我约束,管照其身在《大学》八条目当中,"格物""致知"都是为了明理。明白了道理,就要身体力行,"正心"便是明理之后道德实践的重要环节。用现在的话说,端正行为要从端正思想入手,所以要"正心"。心正不正,别人看不见摸不着,自己最清楚,所以要特别警惕,随时纠正,不能有一念之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