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88篇
中国政治   243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哎——今年去,明年来,冷的去,热的来,饿的去,饱的来。老天老爷呀祖宗爷,保佑凡间儿女哟,来年风调雨顺,谷子扭成绳,苞谷像牛角,有吃又有穿,我们感谢天神!我们感谢祖宗!歌声飞扬。笑声朗朗,9月13日,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乡“风情隆林广场”上,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群众和游客欢乐云集,载歌载舞,与当地仡佬族同胞共度广西隆林仡佬族尝新节。  相似文献   
42.
商务部机关服务局采取措施做好节约粮食反对食品浪费工作 一、按照上级通知要求,局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并要求以局餐饮部为重点制定具体措施,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同时以召开餐饮部职工大会为切入点,教育广大后勤职工要把节约粮食、反对食品浪费作为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重要内容,增强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相似文献   
43.
44.
水族的端坡赛马是无鞍而骑。赛马场地一般设在密林荆棘、道路崎岖的山地上。参赛者必须勇敢、沉着、敏捷并具备高超的骑术。才能在山峦起伏、林木交错的复杂环境中驰骋夺魁。  相似文献   
45.
曹琪 《今日上海》2010,(5):38-39
创始于1994年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以茶会友、以节引商,茶香绵延17年。如今,该节已成为上海著名的文化品牌和节庆活动与闸北区重要的文化名片,累计共有300多万来自干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曾参加过历届茶文化节。2008年底,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更被人民网60万网民投票评选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最受关注的节庆会展”。  相似文献   
46.
青海高原,是江河之源、万山之宗。72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绿野绵延,雪峰巍峨,湖泊闪烁,盆地恢宏,各类景观独特而壮美,芸芸万物生生不息,和谐共存,历史文化千年传承,源远流长。正是这些蕴舍大美的万千景象,成就了青海“摄影艺术天堂”的美誉。  相似文献   
47.
2008中国国际钱江(海宁)观潮节时间:2008年9月14日9月19日(农历八月十五至农历八月二十)地点:中国.海宁推介单位:国家旅游局主办单位:浙江省旅游局,嘉兴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海宁市人民政府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48.
韩妍容 《世纪桥》2010,(19):111-112
培养应用型人才受到了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学前教育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教"的能力的强弱成为衡量合格幼儿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为加强此项技能培养,《幼儿教育活动指导》课程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总结了符合认知规律、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了"精讲—观摩—训练—评价"四环节教学体系,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推进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9.
在国家文化部和国务院新闻办的大力支持下,在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平遥国际摄影大展(PIP)经过三年的成功历练,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一个能够展示当代摄影艺术发展水准的品牌,一个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2001平遥国际摄影节2001平遥国际摄影节于9月20日至30日在山西平遥古城举办,来自法国、美国、德国、西班牙、新加坡、瑞典、俄罗斯、日本、韩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摄影家和国内4000余名摄影人士参加了这次盛会。摄影节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型歌会、图片展览、高级摄影研讨班、幻灯晚会等。图片展览在12个展区展出58个风格不同的展览…  相似文献   
50.
依饭节是仫佬族人民长期生活习俗的凝聚,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仫佬族民众的诉求。依饭节是最早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少数民族节日,其自身起源的神话与传说、供奉的人物与祭仪、旨趣与功能都随时代变迁而变迁。在文化生态视角下,通过解析依饭节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探索依饭节文化的历史意蕴,就能发现其特色文化的构成基质,发现影响其文化生成的社会经济发展力量,发现依饭节文化的传承方向。此视角对于保护和传承依饭节文化、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具有建设性帮助,对于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也可提供某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