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老甲的感觉     
老甲,本名贾浩义,1938年生于河北省遵化县鸡鸣村。1961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现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老甲艺术馆馆长。老甲从艺几十年,不断修正步履,使之归于一,即以我法写我心。汗流浃背淘洗几十年,目前仍在进行着这唯一的工作。70年代初立志,80年代始有形。淘洗与再造,老甲模样小有所成,形成了强悍雄浑博大富于现代意义的中国画大写意风格。作品在欧、美、韩、日、新、马等均地有收藏与展示。作画不分类别,人物山水花鸟均有涉及。最终目的随心所欲,艺为天成。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中国实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努力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中国政府不懈地宣示与践行和平外交路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基本能持一种平和与理解态度,对中国的内外政策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另一方面,对中国快速发展的一种错误知觉——“中国威胁论”也一度甚嚣尘上,甚至成为某些国际舆论中的一种“时尚”,宣扬中国“军事威胁论”、“经济威胁论”、“能源威胁论”、“文化威胁论”、“人口威胁论”、“环境威胁论”等等。因此,深入透析“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论据并揭示其逻辑盲点和错误知觉,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思考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空间,正确探寻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3.
24.
《劳动保障世界》2006,(3):62-62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如下几点: 一、感知觉尚好。稍有衰者,可通过戴眼镜、助听器等方法弥补。判断事物不常发生锚觉。  相似文献   
25.
康德将判断区分为知觉判断和经验判断两类 ,并认为前者应该向后者转化。知觉判断有什么局限性 ?它如何向经验判断转化 ?通过这一转化 ,康德哲学的主体性特征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呢 ?  相似文献   
26.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于寒相推的东风料峭中,2003年的春天正在温情脉脉地向我们走来。啊,春天来了,她穿过解冻的溪流,她将春光漏泄于杨柳,她让鸭群率先知觉春江水暖,她用阳和启蛰的春雷呼唤万物已到了苏息的时候。朝霞春树,即景寓情,我蓦然想到:自从党的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后,在短短几的时间里,共和国法治的奏不也正款款而来么?  相似文献   
27.
在一天的采访时间里,我们见到杨丽婉三次,一次是在室内训练室,一次是在理疗室,还有一次是晚饭后在田径场上,一位侏儒队员推着她散步放松. 杨丽婉留着毛寸头,假小子一样,喜欢戴帽子.除了照相的时候摄影师要求脱掉帽子外,一直帽不离头.第一次见她是在室内训练场,她摇着轮椅从外面进来,一边做简单的训练一边跟我们聊天. 17岁之前,杨丽婉是排球主攻手,站起来一米八三.在一次力量训练中,不小心脚下一滑,50公斤的杠铃直接压在胸椎上,她当场晕倒在地.当她醒来的时候,才知道,粉碎性骨折,胸椎第12节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高位截瘫.17岁的姑娘,排球场上的健儿,一下子又回到了婴儿状态,“从零开始重新学习生活.”杨丽婉说起自己的遭遇,就像在说别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8.
《学理论》2016,(5)
知觉哲学的意向内容论与知觉关系论之争中,意向内容论者以"外表-内容纽带"为核心洞见,建立了对于自身立场的支持性论证。但是意向内容论同时遭到了布鲁尔的经验现象个别性挑战。这一挑战是前者难以回应的。为回应这个挑战带来的疑难,一个可能的理论方向以意向内容论为框架,将对象置入知觉内容之中,以此建立一个整合性理论。  相似文献   
29.
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疏离关乎个体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 要内容。基于2019年S市社区矫正对象的调查数据,从身份认同整合和社会支持视角,探究歧视知觉对社区矫正对象社会疏离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歧视知觉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疏离既存在直接影响,也通过身份认同整合和社会支持两个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身份认同整合和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社会疏离之间起到自我转化和外在保护的作用。因此,在外在歧视无法完全消除之下,为了缓解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疏离,应注重提升个体的自我身份认同整合,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有益支持,从而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30.
人们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心理活动,感觉是其中最基本的心理活动。知觉活动与感觉同时产生,是感觉的深入。感觉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而知觉的反映却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它是利用过去的经验对当前刺激物的整体“识别”过程,包括寻求对事物的选择、补充和改组,因此,知觉的反映比感觉要主动和积极。那么感觉、知觉究竟有哪些心理活动规律,它们又是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被运用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