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87篇
中国共产党   159篇
中国政治   188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0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1.
手机短信犯罪的认定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信犯罪是指以向不特定或多数手机用户发送短信为犯罪手段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短信犯罪因为发送的内容不同可以构成不同类型的犯罪;它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并加大预防的立法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712.
《法治与社会》2003,(8):6-7
一项调查表明,今年春节期间,手机用户人均短信发送量超过40条,而北京地区的手机短信总量超过70亿条。收视率最高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也没少了短信的角色,短信成了春节联欢晚会与全国观众互动沟通的主要方式,发向晚会的短信超过1300万条。  相似文献   
713.
近年来,遵义市湄潭县各镇(乡)依托移动网络,开设了移动党建短信平台,实行有事短信联系。如湄江镇党委协调县移动公司对拥有移动电话的477名党员按机关党员、农村  相似文献   
714.
反腐倡廉是需要扎扎实实去抓的,可是,时下一些地方的反腐倡廉措施很搞笑,用句时髦话叫做“反腐秀990比如,有的地方开展廉政歌曲比赛,为了获得比较好的名次,能在年底的廉政工作总结评比中加分,因此占用许多工作时间排练。此外还有廉政短信、廉政扑克、廉政茶杯,等等。这样做似乎无可指责,但也有群众质疑:腐败能唱没了吗?似乎腐败分子只要接收到廉政短信就改邪归正,一抓起廉政扑克就缩回贪婪的手,一端起廉政茶杯就打断了贪污的念头了.  相似文献   
715.
为落实中央纪委的要求,研究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肇庆市以德庆县为试点,率先建立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公开平台。据此,农民坐在家里“动一动手指”,就能在电视、固定电话、手机、互联网等多种载体上随时点播、查阅村委会的财务报表,了解各项行政事业性涉农收费的信息。  相似文献   
716.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3,(15):16-18
“冒充房东发短信催缴房租,是短信诈骗刚刚‘流行’起来的一种手法,是诈骗分子新的‘创收方式’……未经核实,不要轻易给他人汇款,以免上当受骗。”2013年4月19日晚上20点,山西省晋中市公安局政治处的公务员畅泽文拿起手机,登录“晋中公安”政务微信,代表官方发布了这样一条微信。  相似文献   
717.
信息时代,网络日益冲刺着我们的生活,智能手机应用日益普遍,利用手机网络发送信息成为人们之间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但短信息在发挥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应对违法犯罪的对策如下: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侦查机关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短信犯罪的管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调动社会积极因素;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对短信犯罪的形式和危害的宣传,加强法律宣传力度;建立切实有效的短信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718.
街头调查四成受访者投诉靠客服 对于今年以来是否接到过垃圾短信、接到垃圾短信后的应对方式、采用过的垃圾短信举报方式等三个问题,记者在省会街头进行了随即抽样调查(50人)。  相似文献   
719.
张琰 《党员文摘》2023,(4):10-11
“我第一次收到这种短信耶!”去年底通过公务员考试入职的一名年轻干部,今年春节在微信群里晒了一条短信内容“市纪委监委温馨提醒:春节将至,请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清廉祥和过佳节,风清气正乐融融。祝您和家人节日愉快、阖家幸福!”每逢节假日,各地党员干部都会收到纪委发来的温馨短信,提醒大家要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廉洁过节。  相似文献   
720.
锐词     
《群众》2023,(16):72-72
“叫应”机制指,水利、气象等部门发布高等级预警时,第一时间电话报告本级防汛负责人,同时及时提醒预警覆盖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村(社区)防汛责任人,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叫应”到责任人。传统的灾害应急响应机制预警信息主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发布,并给相关责任人发短信提醒。二者的差别在于,将预警信息由推送式响应,变成强迫式叫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