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55篇
各国政治   14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827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14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国际民事管辖权是指一国法院或具有审判权的其他司法机关受理、审判具有国际因素的民事、商事案件的权限.对于国际民事管辖权规则的确立,我们可以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和完全动态信息博弈理论进行分析.无论何种形式的博弈都导致各国采取扩大国际民事管辖权的策略,引起了国际民事管辖权的积极冲突,造成了较差的博弈结果.在非合作博弈中,此种情况无法改变.从目前的各国实践来看,各国多采取各种方法扩大本国的国际民事管辖权.  相似文献   
93.
随着国际间关系日益复杂,国际民事纠纷日益增多,管辖权冲突不可避免。如何在国际范围内寻求协调管辖权冲突的途径,是关系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确保国际经济秩序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等角度分析了产生国际民事管辖权冲突的原因,并从国内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协调及国际间的协调方面提出了解决管辖权冲突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94.
论国际刑法中的“或引渡或起诉”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或引渡或起诉原则一般被理解为普遍性管辖权的实现方式,但是,该两者在适用范围上存在着交叉。国际刑法公约中关于引渡的共同性条款对或引渡或起诉原则起到补充性作用。或引渡或起诉原则的最终目的在于赋予犯罪人所在国以设定管辖权的义务。引渡与起诉的义务对于国家来说应当是选择性的关系。缔约国仅仅有将犯罪分子提交主管机关的义务,而不存在起诉的义务。  相似文献   
95.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根据《联合国宪章》第96条和《国际法院规约》第65条,国际法院具有咨询管辖权。同时,根据这两条,国际法院的咨询管辖权又是受到限制的,即其管辖范围必须限于法律问题。然而,《宪章》和《规约》都没有对法律问题作出任何界定,这导致国际法院在处理咨询案件时不得不屡次在这个问题上为自己能行使或者应当行使管辖  相似文献   
96.
论船舶扣押管辖权领域中的不方便法院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事诉讼领域,各国普遍地通过船舶扣押措施扩张其海事管辖权,导致海事管辖权冲突加剧。在船舶扣押领域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有利于缓和海事管辖权的国际冲突、方便法院审理及当事人诉讼。海事法院在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时,应权衡私益及公益保护等多方面因素,解决若干相关的程序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97.
网络侵权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其基本构成要素在本质上仍然植根于人类物质社会而非依存于网络虚拟空间,因此在现阶段完全抛弃传统管辖制度并不现实。为实施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传统国际民商事管辖理论在适用中需要结合网络空间的特性纳入新的管辖依据。  相似文献   
98.
Internet是目前全球性的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数以万计的各种规模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全球性的网络,目前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互联网。网络最主要的特性是网络管理非中心化,具有开放性、全球性。传统的国界、边界在网络上已变得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99.
刘茜倩 《中国司法》2010,(11):93-94
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协议效力的确认往往是双方争议的焦点,因为它关系到双方当事人是否可以经过仲裁方式来解决纠纷这个基础性问题。纵观世界各国立法和实践,我们会发现,对于仲裁协议效力的确认问题重点在于哪个机构有权确认,归根结底就是何者为仲裁管辖权的认定机构。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各国基本都规定,只有法院有权确认其效力;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自裁管辖理论。  相似文献   
100.
张秀梅 《刑警与科技》2010,(Z1):180-181
<正>律师提醒企业在签定买卖合同时,应当注意约定对自己有利的争议的解决方式,否则将会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