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7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近日,山东警方破获一起涉案金额高达5.7亿元的问题疫苗案。嫌疑人庞某在2009年就因为非法经营人用疫苗,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在缓刑期内,庞某不但不思悔改,还带上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女儿,制造了这起案值更大、范围更广的疫苗非法经营案。从法律角度看,"问题疫苗"案件至少涉及如下三方面法律问题:一刑事法律问题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及《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  相似文献   
52.
分别制备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广西流行毒株040124、BH11、TSC-2(9)和YL052以及参考强毒株CJ801-BKF的灭活油乳荆疫苗(OEV)及其多价OEV,分别进行IBD商品疫苗毒株B87(in)和FW2512对4个广西流行毒株的攻毒免疫保护试验、流行毒株间的免疫交叉保护试验、多价OEV不同免疫剂量及其与CJ801-BKF株OEV的免疫保护对比试验.结果显示,2个IBD商品疫苗均不能对4个流行毒株提供完全的保护;4个流行毒株的OEV对同源毒株的攻毒均可产生100%保护,其中040124株OEV的交叉免疫保护性最好;在毒株免疫组与未免疫组免疫器官指数的比较中发现,TSC-2(9)株OEV免疫鸡的免疫器官受病毒的损伤程度最严重,而040124、BH11和YL052株OEV的免疫均能较好地保护鸡的免疫器官免受病毒的损伤;多价OEV 3个免疫剂量的免疫保护指数(IPI)为80%~100%,1mL免疫组的IPI显著高于0.25 mL免疫组(P<0.05),而1 mL免疫组与0.5 mL免疫组差异不显著(P>0.05);多价OEV的免疫效力显著高于毒株YL052、TSC-2(9)和CJ801-BKF的OEV(P<0.05).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多价灭活疫苗适用于本地IBD的防制.  相似文献   
53.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男童,10岁。某年4月10日被宠物狗误伤,暴露等级为Ⅱ级,11日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的第1、2针剂。当日患儿出现精神不振、无力、嗜睡、厌食等症状;12日,恢复正常。18日接种第3针,当日再次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并伴有胸闷、呕吐等表现。19日23时后,嗜睡情况愈加严重,“120”急救人员赶到时确认患儿已死亡。  相似文献   
54.
从东北地区发生新城疫 (ND)的病鸡、病鸽和产蛋下降鸡分离到 19株NDV ,对其融合蛋白 (F)基因 5 32bp或 2 80bp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 (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AY2 0 86 80~AY2 0 86 98) ,并对各株的F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 ,各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 83.1%~10 0 % ,氨基酸同源性为 85 .5 %~ 10 0 % ;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表明 ,其中 2株与疫苗株V4同属基因Ⅰ型 ,为弱毒株 ;其余 17株为强毒株 ,其中 2株为基因Ⅵ型 ,其余为基因Ⅶ型。表明东北地区目前由 3种基因型的NDV毒株 (Ⅰ型、Ⅵ型、Ⅶ型 )所引发 ,并以基因Ⅶ型为主。另外 ,对其中的代表毒株APMV1/chicken/China/JL 11/ 0 2进行了免疫学试验 ,结果显示 ,LaSot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不理想 ,可能是LaSota疫苗免疫鸡群发生ND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为了构建TGEV S-N融合双基因疫苗并分析其免疫原性,从S、N基因克隆质粒中以PCR扩增了S基因(2.1kb,含A、B、C、D抗原位点)和N基因(1.2kb),将S基因插入pVAX1载体构建了pVAX-S质粒,再将N基因插入pVAX-S中S基因末端,构建了融合表达S、N双基因的重组质粒pVAX-S-N,将pVAX-S-N转染COS7细胞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S、N双基因的表达鉴定。用纯化的pVAX-S-N和作为对照的pVAX-S、pVAX1、PBS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分别测定免疫后第0、14、28、42天的小鼠血清IgG抗体,测定免疫后第42天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数量。结果,融合质粒pVAX-S-N可在COS7细胞特异性表达S、N两个蛋白,pVAX-S-N免疫小鼠后第14天即可诱导产生抗TGEV的特异性IgG,但pVAX-S-N诱导的抗体水平一直低于pVAX-S诱导的抗体水平,在免疫后第42天差异极显著(P<0.01);pVAX-S-N可激发小鼠产生细胞免疫应答,但pVAX-S-N组的CD3+、CD4+、CD8+数量均低于pVAX-S免疫组。研究结果表明,融合双基因疫苗pVAX-S-N具有免疫原性,但免疫效果却不如单基因疫苗pVAX-S的理想。  相似文献   
56.
军科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新冠疫苗专利申请,已于8月11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并授予专利权[1],仅历时5个月,这得益于我国专利优先审查制度的设立.然而,细观制度本身依然有可完善之处.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应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产权法治体系[2].通过与美国和日...  相似文献   
57.
为了研制猪戊型肝炎(HE)基因工程疫苗,设计引物扩增猪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基因片段LB1、LB2、LB3,分别与真核表达载体pEASY-M1Expression Vector直接进行T-A连接,构建得到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ASY-LB1、pEASY-LB2、pEASY-LB3。将这3个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293T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目的基因,并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ASY-LB1、pEASY-LB2、pEASY-LB3在转染的293T细胞中均可表达一约20.5ku的目的蛋白,且具有良好的HEV抗原性。本试验获得的3个HEV ORF2连续片段的候选核酸疫苗为今后进一步研制HEV核酸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综述了弓形虫棒状体蛋白在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和对宿主细胞毒力方面的研究进展,对部分棒状体蛋白作为疫苗候选分子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棒状体蛋白在疫苗研制方面的潜力进行了展望.表明,弓形虫棒状体蛋白对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起重要作用,是研制弓形虫病疫苗的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59.
刘红兵 《瞭望》2020,(18):44-45
在全球新冠疫苗研发过程中,中国生物在灭活疫苗技术路线上实现了领跑,首家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其背后秘密是什么?疫苗的临床研究时间通常需要一年以上,但在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战时思维、战时状态的指导思想下,新冠灭活疫苗的临床研究也将大大提速。同时对不同种类动物开展有效性试验。我们每天工作都在16小时以上,相当于把一天当成两天、三天来用。  相似文献   
60.
黄祺 《新民周刊》2020,(15):8-13
尽管是应急性的疫苗研发,但安全和有效仍然是最重要的。在疫苗研发上如果以牺牲安全和有效来换取速度,只能得不偿失。这是疫苗研发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疫苗研发竞赛。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世界蔓延,率先初步控制疫情的中国,正在有序复工复产。无论是疫情焦灼的国家还是中国,所有人都期盼着特效药和疫苗的出现,因为只有特效药和疫苗才是最终阻断传染病发展的武器。特别是疫苗,让人们翘首以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