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陈鸿 《传承》2012,(11):55-57,73
“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人类,人类至今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找到一个完满的答案。孔子和苏格拉底同处于轴心时代,分别是东西方最早对人性问题进行思考的人,他们的人性论思想对当今人性问题的探讨具有很大启迪性。  相似文献   
162.
《圣经》中平民思想的出现,与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下形成的下层平民的反抗思想有关;平等思想的出现则是环地中海地区特别是东岸地区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影响下的产物;仁爱思想的根源却是与古希腊哲学思想及其行为的影响分不开的。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正常的宗教信仰与非法邪教之间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63.
苏格拉底在雅典陪审团面前为自己辩护时.律师就开始在这个世界上诞生了!当经历中世纪的黑暗之后,民权意识在普通民众中萌芽并成长。且政治国家的出现。使得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成为西方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今天西方文化中的强烈的个人意识即源于此。当对个人权益的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的命题的时候,律师这样一个职业的出现就是自然而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4.
苏格拉底的死亡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哲学家对于法律的高度信仰。苏格拉底坚信守法即正义,遵守城邦的法律就是行正义,而法律信仰在苏格拉底身上又陷入了一种困境和悖论之中,即雅典的法律缺乏某种被信仰的品质,但苏格拉底却依旧保持对法律的信仰的心灵状态。本文主要从雅典民主制缺陷导致雅典法律瑕疵的这一外部制度因素,以及苏格拉底本人具有的公民意识中的法律至上观念这一因素入手,分析了苏格拉底身上所形成的法律信仰的悖论。  相似文献   
165.
人生自古谁无死?没有人会在与死神搏斗中真正取胜。然而,苏格拉底和商鞅,却在生命最后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是什么决定了两种不同的命运?在他们人生最后的生死抉择中,到底说明了什么?  相似文献   
166.
哲思睿语     
《求知》2009,(4):1-1
人类也需要富有理想的人。对于这种人说来,无私地发展一种事业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他们不可能去关心他们个人的物质利益。——居里夫人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苏格拉底  相似文献   
167.
秋叶 《人事天地》2008,(1):15-16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堇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安详地闭上双眼,去了。  相似文献   
168.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苏格拉底之后的哲学则重点关注伦理、道德、人性和神性方面。“德性即知识”这一命题是其德性论全部理论的概括。而对苏格拉底德性论的探讨历来都是理论界的重点和热点。中国哲学界对于苏格拉底的“德性”(arete,美德)和孔子的“仁”的比较更是百余年来中国哲学界长久的讨论热点。然而随着人们认知程度的深入和社会实践的演变,各种角度和立场的解读仍然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69.
理性的自我辩护与自我否定两个层面在苏格拉底对话中都得到了详尽的展示,追求普遍定义的理想和不断破解已有成见的过程,构成了苏格拉底对理性问题的全面理解,表征了理性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170.
本文依据是上层建筑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经济基础,也即我国法理学的发展方向应该以我国现阶段的现代化建设为根本出发点。历史和现实都已经清楚的告诉我们,我国的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问题。当前的法理学应该在意识形态领域支持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民族复兴!因此我们应该支持实证主义法学派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