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5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733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9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11篇
法律   357篇
中国共产党   1694篇
中国政治   1306篇
政治理论   524篇
综合类   85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711篇
  2013年   530篇
  2012年   709篇
  2011年   765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651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栾宇滔 《友声》2005,(4):40-40
5月26日.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源朝、省长梁保华、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李小林和江苏省对外友协副会长吴锡军出席了大会。来自澳大利亚、奥地利、阿根廷、加拿大、德国、印度、日本、韩国、黎巴嫩、毛里求斯、荷兰、  相似文献   
32.
宿丰林 《西伯利亚研究》2006,33(1):84-84,90
多年来养成一个习惯,读史学论著喜欢先看两头,即先看目录,看其结构层次、重点内容,然后看其后记,看参考书目。特别是当碰到一个感兴趣的题目时,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尽快知道,该书作者的参考书目和引用资料中有没有我不知道的。如果有,那就要另眼看待了,要放到书架最显眼的地方。张凤鸣著《中国东北与俄国(苏联)经济关系史》一书,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本书。该书2003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并被列入《东北边疆研究丛书》,成为该丛书的第一批成果之一。应该说,该书能够成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东北三省共同支持的重大学术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33.
《理论与当代》2003,(9):64-64
这是一本关于治国安邦的书。这里有81篇传世华章,有永载史册的43位历史巨人。根据这些人物不同的历史角色和不同的语辞所寓蕴的涵义,将全书分为“开国者说”、“兴国者说”和“亡国者说”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34.
1991苏联作为历经74年社会主义历史的超级大国, 突然解体。苏联解体决不只是 由于单纯经济体制, 或外部、或某一个人、或一个计谋等简单、单一和偶然因素而发生。其中肯定有 更深刻、复杂和综合的历史原因。苏联的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先天的病灶, 它是经过长期异化和由量 变到质变的总爆发而造成解体的。苏联解体, 为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对我国 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安全, 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
顾子欣 《友声》2005,(4):13-16
顾子欣:李小林副会长,你好。感谢你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其实这也算不得正式的采访,而是聊聊天,咱们谈到哪里算哪里。在友协现任会领导中,你是最年轻的副会长;但论在友协工作的时间,你又算得上是位老友协了,想必对友协怀有深厚的感情,对民,,间外交工作有深切的体会。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来友协的吧?李小林:是在1975年,我那时22岁。弹指一挥间,已经过了整整30年。友协院里的小树也长成了大树。可以说,我在友协为民间友好事业已经干了半辈子,对友协院中的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的。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到处都有…  相似文献   
36.
欧盟对印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印关系近年来突飞猛进,从开启首脑对话大门到确立战略伙伴关系,相隔不过4年时间。如今,双方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互动频繁,经济关系发展迅猛,战略伙伴关系正在落实。作为双方关系主要塑造者的欧盟,选择印度为外交重点出于三方面原因:发展到特定阶段的自然要求、现实利益驱动和战略上的考虑。欧盟与印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仅使欧印双方得益,而且对当前世界格局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赵灵敏 《南风窗》2007,(13):88-88
近80年前,戴季陶在《日本论》中有一番振聋发聩的话:"我劝中国人,从今以后,要切切实实的下一个研究日本的功夫……要晓得他的过去如何,方才晓得他的现在是从哪里来的。晓得他现在的真相,方才能够推测他将来的趋向是怎样的。"但到了今天,国内大部分的日本研究者,仍需要到1928年完成的《日本论》和1946年出版的《菊与刀》中寻找灵感。  相似文献   
38.
二战后期,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为此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通过各国共产党实施的这一政策,在西方势力范围内表现为共产党必须放弃武装,进入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导的政权机构,而在苏联势力范围内则表现为允许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进入以共产党为主导的联合政府。然而好景不长,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双重因素的影响下,苏联与美国之间本质的不信任,以及各国党自身利益的驱使,造成“联合政府”政策在东西方同时破产,冷战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39.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外交理论建设和政策思想探索也出现新的进展.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集新时期中国外交理念创新之大成,是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外交的总目标、总纲领.这一重要思想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0.
预防性外交最早由联合国秘书长提出,在冷战后的国际形势下得到不少国家的响应。但是,迄今为止,预防性外交的基本涵义及其构成要素还在争论中。笔者认为,事实上预防性外交作为全球治理的新手段,在现实的国际政治生活中,对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涵义。我们需要根据国际政治的不同主体的利益、立场、地位和实力,来认识不同国际政治主体对于预防性外交要素的不同取舍。文章以联合国、美国与东盟在预防性外交问题上的立场为例,比较证明了这一论点。在此基础上,文章就中国预防性外交的战略和策略展开了初步探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