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8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6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81.
俄国的地区差别十分明显 :作为其发源地的欧洲部分 ,在1917年十月革命前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发展 ,而拥有12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西伯利亚 ,却基本上是浩瀚无际的处女地 ,生活在那里的大约100万土著人尚处于部族状态。俄国从1648年起开始向西伯利亚移民 ,但在其早期主要成分是被放逐的罪犯。1904年日俄战争的失败 ,使俄国感到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在其战略上的重要性 ,始逐步加快其对西伯利亚的开发 ,举措之一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1906—1910年前往那里的移民平均每年猛增至44万。1917年十月革命后 ,国家百废待…  相似文献   
82.
《理论学习与探索》2013,(6):F0002-F0002,F0003,F0004
满洲里站位于滨洲线934km520m处,是滨洲干线的西部终点站,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相连,是我国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素有“欧亚大陆金桥”的美称。车站始建于1901年,主要负责办理国内客货运输、国际旅客运输和国际联运货物运输业务。站内分别设有准轨1435mm和宽轨1520mm两种轨距线路,其中:准轨线路151条,宽轨线路114条,道岔455组。配有宽准轨调车机11台,站场分为4个调车作业区、6个接发列车暨调车编解作业场、9个大型装卸作业场,可同时进行木材、矿粉、煤炭、化肥、化工、机械、建材、军用物资和日用百货等进出口货物的换装工作。  相似文献   
83.
在二战中,苏联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后方劳动力短缺、国防工业领域急需大量工人的情况下,苏联妇女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劳动极大地保障了前线的需求。作为战时军需生产基地的西伯利亚地区妇女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4.
陈鹏 《思想工作》2008,(5):32-32
日寇侵略中国东北时,为巩固其侵略地位,在海拉尔、庆兴、东兴、东宁、珲春、绥汾河、密山、虎头、饶河、松花江、富锦、兴山、孙吴、黑河等地构筑了14处军事要塞(又称筑垒),作为防御苏联进攻的桥头堡和向苏联西伯利亚进攻的前沿阵地。由于各要塞是用数万中国劳工的生命筑成的,又因固守各要塞的很多日军死于战火中的工事内,所以这14处要塞又被称为“死亡工程”;因各要塞的地下部分结构复杂、规模庞大和军事交通、通讯、生活设施齐全,又被称为“地下城市”。  相似文献   
85.
中俄先后提出两国东部毗邻地区经济振兴与开发战略,为双方通过互动合作实现振兴与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尤其是2009年9月中俄两国正式批准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以下简称《中俄地区合作纲要》),为两国东部毗邻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及相互投资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6.
伊姬 《党建文汇》2010,(1):23-23
“和平”钻石矿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雅库蒂亚市附近,那儿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冬季的温度低至一50qC。然而就是在这个遥远、偏僻的地方,前苏联和俄罗斯矿工竟然挖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洞穴”——“和平”钻石矿坑。这个巨大的洞穴直径大约1600米,深度达533米,从卫星照片上看,它就像是地球的一个大伤口。  相似文献   
87.
西伯利亚政治流放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19世纪沙皇俄国专制统治逐渐走向衰落和民主革命兴起的过程,对19世纪的沙皇俄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沙皇俄国的其他国家机关的相互配合下,19世纪的西伯利亚政治流放渐成系统,成为当时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88.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使俄国东部地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它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移民,引发了两次移民运动的高潮;随着铁路的修建,东部地区的居民点数量大幅增加;西伯利亚大铁路管理局作出了在东部地区建立社会基础设施的尝试。  相似文献   
89.
西伯利亚名称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往往根据西伯利亚的地理位置、历史,结合历史文献及当地民族的归属进行考证其名称的来源与意义。这样的讨论很有意义,然而,仅仅考虑上述方面还不足以科学地对西伯利亚的名称意义进行解释。本研究认为,还应该从历史语言的角度,通过讨论同源词来进行佐证才能够科学和合理地解释西伯利亚名称的意义。从语言的同源词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西伯利亚名称的意义可以局限在两种比较可以令人信服的解释:一为源于阿尔泰语系的“泥泞、潮湿”之地,另为“鲜卑”。而“泥泞”才是合理的释义。  相似文献   
90.
西伯利亚军役人员是西伯利亚封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17世纪沙皇俄国向西伯利亚侵略扩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俄国殖民扩张政策的执行者、殖民统治的工具,他们在剥削和压迫当地各族人民的同时,本身也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对象,其性格中具有矛盾性和双重性。军役人员还积极从事殖民开发活动,在客观上对西伯利亚早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