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7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128篇
工人农民   75篇
世界政治   48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1篇
法律   825篇
中国共产党   2053篇
中国政治   2566篇
政治理论   1097篇
综合类   96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746篇
  2013年   576篇
  2012年   872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700篇
  2009年   893篇
  2008年   817篇
  2007年   472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立 《法人》2008,(5):92-92
红茶,像一段流淌在味蕾上的故事,一个徜徉在鼻息间的香魂,几百年间,她以惊世的美艳、芳馨和甘醇,一直是东西方贵族们杯盏里的品位与自尊。  相似文献   
992.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过抢险",说的就是排查隐患、防患未然的重要性,防灾减灾之目的亦然.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工作难度大;是一项民生工程,社会期望高,工作压力大;是一项基础工程,一时难见效,工作任务重.作为今年开展"5·12防灾减灾日"活动的组织计划和协调参与者,笔者认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至少要做到"五有".一、要有全新的思想观念.防灾减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时下,不少同志认为防灾减灾工作劳民伤财,费时又费力,有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感觉,不如救灾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得民意、惠民心.  相似文献   
993.
刘运峰 《政府法制》2009,(7X):50-50
<正>前段时间,我到德国首都柏林去旅游,在那里留学的表哥带我参观了柏林几个著名的景点。接近吃晚饭的时候,表哥故作神秘地对我说:"表弟,你也难得来柏林一趟,今天晚上我带你到柏林的‘黑店’用餐,怎么样?"听了表哥的话,我脑子有点转不过来。表哥见我一脸茫然,便笑呵呵地向我解释:"我说的黑店  相似文献   
994.
《时事报告》2009,(11):4-4
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说,在中国模式这个问题上,西方一些人强调政府作用甚至简化为权威政府、劳动力便宜、出口导向等,其实中国模式涉及方方面面,并非他们想象的这般简单。若说劳动力便宜,非洲和南亚的劳动力比中国还便宜;若说出口导向,拉美—直是出口导向型,  相似文献   
995.
在当前就业压力增大的形势下,一些传销组织趁机抬头,通过网络将黑手伸向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这一动向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和高校重视。  相似文献   
996.
《时事报告》2009,(3):70-70
《环球时报》发表社论,对于西方对华政策的多变,我们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只要把握两点就行,一是学会适应,通过现象看本质,认清主流,发展主流;二是在交往中,更加明确地挑明中国的战略目标和底线。中国的战略目标不是扩张,而是发展;中国的底线是防止任何力量破坏稳定和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997.
周淑芳 《前沿》2005,2(7):44-46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为指导,必须排除和抵制西方资产阶级产权理论的错误引导。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为研究社会主义所有制中的产权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展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可以从结合生产力的组织方式和客观的生产关系来把握所有制和产权关系、对西方的产权经济学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借鉴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998.
一、环境权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直接因素。世界各国一方面致力于运用技术手段治理污染,另一方面也在努力寻求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和管理环境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60年代,在联合国大会组织下,西方国家展开了关于公民要求保护环境,要求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的法律依据的大讨论,引起世界瞩目。1966年,联大第一次辩论人类环境问题,各成员国会上取得共识,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共商环境保护大计,为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打下了基础。70年代初,著名国际法…  相似文献   
999.
频频发生的劳资纠纷与维权抗争事件,持续刺痛着国人的神经。究竟拿什么还劳动以价值,尊严?劳资关系能否摆脱‘对抗式对话”的悲情,走出“企业在改善、员工不满意、政府夹中间”的怪圈?数据显示,中国的产业工人已达2亿2600万人。随着长期以来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修订,中国有关工会的法律完善程度足可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媲美。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