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82篇
中国共产党   260篇
中国政治   164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杜君 《理论学刊》2004,(4):77-79
“五四”以后30年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现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如下特点和规律:首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社会性质虽然仍属于旧民主主义,但是,革命的部分内容和目标及它同世界革命的关系比旧时期发展了;其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完全是进步的,推动历史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比旧时期复杂多了;再次,中国现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及它的新归宿,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没有,而为新时期所特有的事物。  相似文献   
12.
第一届"致力于生态可持续和社会公平的经济去增长国际会议"(Conference on Economic Degrowth for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nd Social Equity)于200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2010年,第二届会议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并发表了《巴塞罗那去增长宣言》。  相似文献   
13.
慕安 《党史博览》2013,(3):52-56
徐冰,1903年1月出生在河北省南宫县一个富农兼商人家庭,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做过翻译,从事过地下工作。抗战时期,徐冰在重庆与文化科技界和上层民主人士交往密切,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贡献。解放后长期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成绩斐然。他为人热情直率、平易近人,深得党外朋友的信赖与好评。勇于承担责任1949年7月,时任北平市副市长的徐冰接到中共中央的调令,到中央统战部任副部长,协助李维汉工作。不久,他又兼任全国政协  相似文献   
14.
谢毅 《红旗文稿》2012,(14):4-6,1
正确对待西方的思想理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繁荣和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条件。谢毅在《从迷信西方思想理论的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中强调,对西方思想理论采取教条主义态度十分有害。如果只是跟在西方国家的后边亦步亦趋,其结果必然使自己丧失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自由创造的能力,丧失文化上、理论上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张云飞 《前线》2015,(3):59-63
01坚持无产阶级的实际运动和科学纲领的统一"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但是,制定一个原则性纲领(应该把这件事推迟到由较长时间的共同工作准备好了的时候),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为了消除德国工人运动内部的分裂状态,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与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在商谈合并的过程中推出了《哥达纲领》。但是,这个纲领是牺牲原则的妥协的产物。针对这种情况,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运动  相似文献   
16.
杜梅萍 《前线》2016,(4):48-48
正《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是列宁于1913年3月为了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而写,最初发表在俄国布尔什维克主办的《启蒙》杂志上。列宁写这篇文章时,世界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夜。此时,沙皇的反动统治和反革命势力用各种方法来反对马克思主义,企图从思想上解除革命群众的武装;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也公开散布宣扬"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谬论,妄图以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7.
关注理由: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宣扬"普世价值"思潮的人企图把党的十八大精神歪曲为"普世价值",力图在十八大的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中塞进"普世价值"的内容。核心观点:"普世价值"的思潮鼓吹社会主义改革应该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接轨,融入西方文明。新动向:借助一些社会热点,为我所用,这是近期"普世价值"思潮传播中的一个新特点。  相似文献   
18.
胡全新 《前沿》2012,(22):140-142
瞿秋白从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价值立场出发,认为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是为了争夺革命的统治权而提出的.狄更斯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因为他世界观中有进步因素.通过对张天翼创作批判,间接批判了狄更斯的文学本体性、独立性主张.他对狄更斯的接受,是为了争夺无产阶级在文化革命中的领导权服务的.  相似文献   
19.
史言 《求知》2012,(8):11-12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 改革开放以来,党从改革发展的全局出发,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力地保证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全党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强调,我国的国家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民主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20.
正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对于胜利了的人民,这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这是一个好东西,是一个护身的法宝,是一个传家的法宝,直到国外的帝国主义和国内的阶级被彻底地干净地消灭之日,这个法宝是万万不可以弃置不用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502页)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也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