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4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5篇
法律   170篇
中国共产党   1107篇
中国政治   822篇
政治理论   520篇
综合类   40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基本制度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产权结构、生产要素地位、雇佣劳动和社会分配制度,把“社会平等”进一步提上日程,缓和了社会紧张,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平等。现实社会主义可以借鉴有关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2.
“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揭示的科学结论。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又通过对处于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考察,得出了帝国主义是腐朽的、没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深刻论断。  相似文献   
143.
耿铎文 《实事求是》2001,3(4):24-26
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下私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利用私人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的思想。今天,重温他的这一思想,既有助于全面理解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对私人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也有利于我们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44.
资本主义的现实运行包含着发展与衰退两种趋势.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表明,资本主义仍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进行的,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并没有消除其基本矛盾,也不可能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方向.  相似文献   
145.
李江 《亚非纵横》2001,(4):21-24
1979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以来,伊朗的经济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动荡时期(1979-1981)、穆萨维时期(1981-1989)、拉夫桑贾尼时期(1989-1997)、哈塔米时期(1997-)等四个阶段。尽管霍梅尼等高级领导人一再表示伊朗要建立一种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但是伊朗经济的特点事实上是以石油收益为基础、国有部门占支配地位的混合经济。该特点在巴列维国王统治时期就已存  相似文献   
146.
向翔 《社会主义论坛》2001,(1):13-14,17
1956年,中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自那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过22年的曲折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许多问题,其中包括“文化大革命”那样长达10之久的内乱。“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的社会主义遭到极大困难,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经过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得以召开,中国的社会主义选择了一条改革开放的新道路。正是这条新道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焕发出蓬勃生机,展现出光辉的前景和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7.
城乡发展的经济差异是阻碍我国经济协调统一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阻碍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对工业和农业生产关系以及生产力等因素进行分析,可为实现构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发展方向。分析马恩唯物史观原理批判资本主义城乡关系异化思想,可为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道路借鉴,为实现我国城乡融合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8.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马克思的"两个必然"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中末期以来,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例如,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影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以高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富裕社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与社会生活宏观调控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系统与完善等等。这使得传统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面临严峻挑战,对现实社会主义构成了严重的外部压力。为此,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应克服过去教条主义的、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变革传统的、过时的社会主义战略;努力做到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和“两个必然”的思想,实现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  相似文献   
149.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东方邻邦,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伊始,中日两国又先后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明治以来,日本维新志士发愤图强,师夷长技,大办实业,发展教育,增强军力,使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日本的崛起,对于正在苦苦探索救亡图存路径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康有为、孙中山开始,中国进步人士就发出了向日本学习的呼声.陈独秀从1901年留学日本开始,就了解、认识到日本强大的因素,也主张学习日本以自强,并对中国的近代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0.
叶文璐 《理论建设》2024,(2):93-100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现代化进行了多维度的考察,揭示出现代化是诸多条件因素交互作用下的转型运动,是普遍性与多样性并存的自然历史进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步性和内在隐忧,从物质生产过程出发把握现代社会的生成逻辑,并在世界历史总体格局中探寻现代化的演进趋向,展现出辩证的、实践的、全球的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