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篇
法律   323篇
中国共产党   566篇
中国政治   696篇
政治理论   308篇
综合类   48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纵观国际私法的发展历史,从法律的单一适用到法律选择规则的出现,从单点要素的定向指引到多元利益的综合考察,从分配立法管辖权的选择方法到关注结果的选择方法,从片面强调主权优位到渐渐注重平位协调,仿佛总是有一根经络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决定着国际私法理论之树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对正义的不懈追求.博登海默即曾指出:"在冲突法领域中,有关公平与正义的一般考虑,在发展这一部门法的过程中起到了特别重大的作用."[1]法律选择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国际私法的重要课题,传统国际私法形式正义价值观向现代国际私法实质正义价值观的转变在法律选择方法理论的变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作者决定通过对法律选择方法中正义追求演进过程的分析来揭示整个国际私法从形式正义走向实质正义的价值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2.
钟尉  张阳 《理论学刊》2007,(4):49-50
一门学科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学术流派,本文通过对战略管理发展过程中学术流派的生成与演化分析,阐释了学术流派的生成与研究者的问题意识、学科的基本问题等方面有关,学术流派的演化则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宪法理解与宪政的建立和巩固——一种宪政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之维系和宪政之建立与巩固,有赖于对宪法的复合式理解。宪法的内容构成、属性、层次以及宪政之建立与巩固过程,都是多元化的。宪政经济学视野下的契约宪法观、协作装置宪法观、惯例宪法观与自发生成的制度宪法观都把宪法简单化与单一化。要建立和巩固一个宪政体制,宪法的制定必须与某一共同体的惯例保持一致,同时,宪法必须具备稳定性、有效性、效率性。  相似文献   
14.
"文革"主流文学话语的生成,是对建国初基本话语规范的突破和发展,它经历了萌芽期、萌芽后的阻遏期、萌芽后的发展期以及全面形成和定型期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时立荣 《理论导刊》2006,(8):103-105
通过对“政企分开”、“剥离企业办社会”、“政社分开”和“社会事业单位改革”的“事件——过程”分析,用“合法性机制”理论剖析制度创新的成因,可以看出这些“连续不断的事件”是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选择以来社会结构变化的过程,这个逻辑展开在分离的主导力量、强度和分离的领域上不同于西方的逻辑运作,由此导致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四种形成模式——“行政举办模式”、“脱壳衍生模式”、“草根内生模式”和“外化移植模式”,这几种模式生成是制度化合法性机制由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对社会效益的反向作用向正向作用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人民警察职业美德的生成,从职业道德接受保障的角度分析,是一个道德手段和法纪手段的相互凭借过程;从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角度分析,是一个受动性和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过程;从职业品德提升的角度分析,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再到自由的不断提升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生成”指的是一个事物从无到有的萌发过程。法的产生也有个“生成”的阶段 ,这个阶段是社会因法的需要 ,而产生法的因素的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它具有很大的客观性和自发性 ,是个“自然历史过程”。法的生成的客观基础和机制是社会纠纷和为解决纠纷而进行的审判活动。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期间,上海将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提升、社会结构转型、城市功能转换的重要时期,面临“三大机遇、三大挑战”,市发政委主任蒋应时对上海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阴差阳错地与中学语文教育发生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自身也经历了从"思想者"到"实践者"的角色转换.我曾说过,"思想者"与"实践者"是有各自不同的逻辑,因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的:思想者着眼于新的教育理念的建设,并从自己的教育理念出发,对现行教育的弊端做出批判,从而形成一种思想、舆论的压力,以促成改革,并为其所呼唤的改革提供思想资源;因此,要求思想的彻底,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因而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而不考虑现实的操作.  相似文献   
20.
“无效行为转换”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前,上海《法学》月刊社邀请复旦大学法学院胡鸿高、王全弟,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黄来纪,上海大学法学院李铸国,同济大学法学院杨心明,华东政法学院傅鼎生、庄建伟、武胜建等上海民法学界的教授、研究员,借座华东政法学院交谊楼,就“无效民事行为转换”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研讨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