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234篇
中国共产党   283篇
中国政治   444篇
政治理论   83篇
综合类   1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建盛 《求索》2022,(3):53-61
艺术诠释是美学和艺术理论中的重要难题,传统上主要有四种基本理论类型,它们各有其优势和局限。艺术诠释是一种综合的理解和解释活动,艺术诠释活动各种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是辩证张力关系,应该在综合的理论视野中理解艺术诠释活动的诠释学辩证法,尤其重要的是把握艺术作品与理解者阐释之间的诠释学辩证法。艺术作品的意义阐释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艺术的诠释学活动始终是艺术作品的同一性与意义理解的创造性辩证运动。  相似文献   
12.
“诠释学”或者“阐释学”(Hermeneutics)是思想方法上非常重要的进展 ,它的诠释与“成像”、对话与沟通、诠释循环与过度诠释、互动认知与双向诠释等主要原则 ,对比较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首先了解对方 ,然后从对方的角度和视野来观察和进一步了解自己 ,使双方对自己和对方都有了新的认识。重视从“他者”反观自身的理论逐渐为广大理论界所接受。一些非汉学家的理论家开始以一种“非中心论”的心态来探讨西方和非西方文化 ,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新的理论 ,就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中心论的基石。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迅速突破了封闭的西方文化体系 ,进入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相互参照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传统家庭美德作为一种伦理道德文化,积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蕴藏着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人伦关系的意蕴,通过对其进行现代诠释和价值升华,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超越创新,可以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历史依托和丰富营养,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14.
历史人类学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符太浩 《思想战线》2003,29(1):61-66
历史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由于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领域是历史上的各民族文化 ,并且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大量的历史典籍资料 ,容易使人将其与历史学相混。历史人类学是一门具有特定研究领域并具有文化人类学研究传统的新兴分支学科 ,其实质与价值不可能被其他任何学科替代 ,其发展也不会损及其他学科 ,因而应当对这门新兴学科加以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 ,早日形成本土化的中国历史人类学。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对《信访条例》进行修订,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一是增加了畅通信访渠道的内容,以更好地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并化解社会矛盾。二是增加了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的内容,以提高处理信访事项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完善了切实维护信访秩序的内容,以更好地保护广大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增加了强化信访工作责任的内容,以促进群众反映的合法、合理问题及时得以解决。信访制度的改革不宜缓行,让信访与问责亲密接触,让信访与回避亲密接触,让律师与信访亲密接触,让法官与信访亲密接触,让传统的信访制度通过制度创新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应当是信访改革的大势所趋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5,(1):22-25
1.坚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过快增长,防止某些行业无序建设、过度扩张出现反弹。2.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把握政府投资的投向。3.促进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需衔接,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由于高耗能产业增加过快,2005年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强势,价格上涨难以避免。国家发改委将把缓解煤炭供求偏紧的问题作为经济运行调节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文化新诠     
胡凡 《新视野》2005,(6):53-55
关于文化的概念,长期以来未能形成一个大体统一的认识。文化的主体是人,人只有掌握了知识才拥有文化,因此可将文化定义如下:文化是人类在语言、文字等符号系统的基础上所创造的全部知识体系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它的物化结果,是受这些知识体系所指导而形成的价值体系、价值观念在人类行为中的体现,是在这些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基础上所形成的征服自然的生产工具体系和管理人类社会的制度工具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从现代化的视角而言,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行批判考察的产物:通过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成因、历史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的批判考察,探讨其对现实的人的生活和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克服其弊端的现实途径,即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现代化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一条红线。在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服从和服务于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有存在的根基。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者而言,建构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诠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外交评论》2017,(3):27-49
本文旨在讨论汉武帝对外大战略的演进,分析帝国扩张过度而调整滞后的原因。帝国的对外拓展是一个不断应对内外约束的能动过程,其阻力与风险始终存在。对此,执政者往往并非无知,而是试图通过动员、汲取及整合能力的提升来突破限制,进而维持进取态势及其成果。但是,其中不少政策虽能迅速产生效果,但其对政治经济的长期扭曲效应却意味着更大的反噬危险。汉武帝前期的征伐很快消耗了汉初多年休养生息的积累,然而各种危机征兆并没有催生战略收缩,却刺激了一系列以"兴利"为中心的改革并不断加码。这些政策一度克服了财政困难,助长了武帝进一步开拓的雄心,推动征伐不断升级。但是,就在支撑武帝对外穷兵黩武、对内穷奢极欲的同时,征伐扩张与兴利汲取的长期负面效果也在不断累积,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军事挫折和内政危机。在巫盅之变等事件的刺激下,垂暮之年的汉武帝最终暂停对外征伐,开启了昭宣时代政策调整的先声。武帝朝大战略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要重视战略实践的系统效应,注意辨析政策的短期效应与长期影响,在实践中保持充分的战略弹性与战略审慎。  相似文献   
20.
夏循祥 《南风窗》2012,(25):40-42
我们似乎无法拒绝电子,也因此无法拒绝电子垃圾。就像我们无法拒绝生活。数量庞大的电子垃圾,不仅表明了我们的过度消费,也反映了当前工业文明体系的失衡。你有没有想过,随手丢掉的那块电池,不经意换下的旧款手机,和你吃的越来越不对劲的蔬菜之间有什么关系?从电子到垃圾随着高科技时代到来,手机、电脑和电视机等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人们在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方便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